词 条:胡儿
拼 音:hú ér
含 义:
1.古代对北方异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汉书.卷六八.金日䃅传》:「日䃅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 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也称为「胡人」。
2.胡人的孩童。唐.高适〈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唐.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3.果核。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胡儿那里来?」
4.清末民初对外国人的蔑称。
造句 / 例句:
  • 乘者必衣裘帽絮,似胡儿抱持。
  • 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帝笑曰:‘信是胡儿,只识酥。
  •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 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
  • 见说胡儿,也学纶巾_雨。
  • 大漠狼烟长,胡儿弓马强。
  • 汉卒闻笳泣,胡儿击剑歌。
更多释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