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条:莱子侯刻石
拼 音:lái zǐ hóu kè shí
含 义:
一种古隶的摹本。王莽天凤三年(西元16)刻,清嘉庆二十二年(西元1817)在山东邹县出土,今存邹县孟子庙。文分七行,每行五字,全文三十五字。书法苍劲质朴,极具风骨。用笔直线多,曲线少,转折处都露方角,字体呈横势,虽为古隶,而八分书之波势,已略见端倪。
造句 / 例句:
  • 西汉《莱子侯刻石》,该石刻于新莽天凤三年(16年),是截止目前所发现的西汉刻石文字最多的一种。
  • 近人徐森玉《西汉石刻文字初探》所收集计有十种,有《霍去病墓石刻字》、《莱子侯刻石》等十种。
  • “新莽莱子侯刻石”亦称“天凤刻石”、“莱子侯村田刻石”、“莱子侯瞻族戒石”,新莽天凤三年(16)年二月刻。
  • 35岁刻的《积溪胡澍川沙沉树镛仁和魏锡曾会稽赵之谦同时审定印》?以《莱子侯刻石》为形式,以篆书为形体,追求古拙浑厚,启吴昌硕印风之萌。
  • 汉《石门颂》的纵逸放达,在萧娴笔下由“中和”而凝敛,元气内蓄;不作雕饰处又略似早期的《莱子侯刻石》而墨味有加;用笔直拙瘦劲体现出“骨法”特征。
  • 而《莱子侯刻石》和《湿仓平斛铭》等带有古隶意味书体的存在,则向我们表明了新莽立秦隶为“样本”、“正统”而废西汉隶书,这一复古行为存在的事实和在一定范围内曾经产生过的影响。
  • 重要的碑刻有西汉《莱子侯刻石》、《秦峄山刻石》、东汉《石墙村刻石》、元文宗八思巴文《封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圣旨碑、明《孟氏宗传祖图》碑等,是研究我国历史和孟庙沿革的珍贵资料。
  • 3、古代石刻艺术(一楼东南角展厅):建筑面积451、5平方米,展览分为三部分,展出秦汉刻石、汉代画像石刻、立体石刻的历代精品60件,第一部分:秦汉刻石三块,有秦峄山刻石、西汉莱子侯刻石等。
更多释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