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条:趋炎附热
拼 音:qū yán fù rè
含 义:
比喻依附权势。《宋史.卷二九九.李垂传》:「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捷,以冀推挽乎?」《醒世恒言.卷二十五.独孤生归途闹梦》:「止有白长吉一味趋炎附热,说妹子是穷骨头,要跟恁样饿莩,坏他体面。」也作「趋炎附势」。 
造句 / 例句:
  • 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 二物颇带世情,大有趋炎附热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陋者加之更益其陋。
  • ”明李贽《焚书?寄答留都》:“谁肯趋炎附热,假托师弟名色以争奔竞耶?
  • 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道之不行,命也!
  • 众朝臣都知赵高一手遮天,又狠毒无比,平时趋炎附热巴结赵高的大臣们连忙为赵高捧场,一时喊马之声不绝于耳。
  • 近有老友王君来访,言及读古书碰到“趋炎附热”这成语,查新《辞海》没收,只收“趋炎附势”,因我是《辞海》老编辑,便问我何故。
  • 日前,查解放前旧《辞海》与《辞源》,均收有“趋炎附热”(但均不收“趋炎附势”),所举的例证都出自成书于元代的《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 其实,“趋炎附势”与“趋炎附热”(新《辞海》似可保留此词目,便于查阅),这两个成语中的关键词是“炎势”、“炎热”,其词义相似:都是意指炙手可热、热势烫手,比喻气焰、权势灼热逼人;而有的人对之却追慕、巴结攀附,趋之若鹜、不遗余力。
更多释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