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条:逋逃
拼 音:bū táo
含 义:
1.逃亡的罪人。《书经.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唐.杜甫〈遣遇〉诗:「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2.逃亡。《书经.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儒林外史.第七回》:「贞臣良佐,忽为悖逆之人;郡守部曹,竟作逋逃之客。」也作「波涛」、「波逃」、「浮逃」。
造句 / 例句:
  • 茫茫天壤,渠于何处逋逃亡婿?
  • 官捕急,则入白莲教为逋逃薮。
  • 但可逋逃,处于卑约,庶免灾耳。
  •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 辽使曷鲁林牙将兵来索逋逃之民。
  • 法由贪弊,羁縻遂至於逋逃
  • 让皇上逋逃,就是误了皇上。
更多释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