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条:
拼 音:(二)táng
含 义:
[名]
之又音。

词 条:
拼 音:(一)xíng
含 义:
[名]
麦芽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五.谷部.饴糖》:「《集解》:韩保升曰:『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时珍曰:『饴饧用麦糱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亦收用之。』」
[形]
1.面团或糖块变软。如:「这块糖饧了,不好吃。」、「这块面团有点饧。」
2.眼睛半睁半闭或呆滞无神。如:「他眼睛有点儿饧,想是困了。」
造句 / 例句:
  • 面团一小时左右后擀成薄饼。
  • 3、好的面滚长,切成小剂子。
  • 甜粥,称为粥,又称寒食粥。
  • 寒食节这一天要食(糖)粥。
  • 2、将搅好的原料放入发。
  • 揉匀揉光,盖湿纱布约20分钟。
  • 3.将好的面团揉匀搓条揪剂。
  • 将精粉用温水和成面团一会。
更多释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