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条:
拼 音:něi
含 义:
[名]
1.饥饿。如:「饥馁」。《太平广记.卷八二.吕翁》:「吾家本山东,良田数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
2.受饥饿的人。《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每有饥馑,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与贫馁,不宣己惠。」
[动]
1.使受饿。《孟子.梁惠王下》:「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2.沮丧、失去勇气。如:「胜不骄,败不馁。」
3.腐烂。《论语.乡党》:「鱼馁而肉败,不食。」三国魏.何晏.集解:「鱼败曰馁。」
[形]
空、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
造句 / 例句:
  • 丽莉不是轻易气的女人。
  • 碰到困难不要气
  • 他一点也不气
  • 这次入学考试他虽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
  • 毫无疑问,戈林早已腐败了,并且越来越气
  • 想象丰富的佩尼曼太太并不因这些琐碎小事而气
  • 尽管实验几次都失败了,他们仍毫不气地继续进行。
  • 当他把从伦敦带来的一点钱花完以后,他也没有沮丧气
更多释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