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条:
拼 音:qíng
含 义:
[动]
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后亦用于奴婢、士兵,以防其逃跑。《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临川靖惠王宏传》:「蓄奴僮数百,皆黥其面。」
造句 / 例句:
  • 据他所知,嗣子所乘的那艘沉船名叫“贝拉”号,后来也得到了证实身上还有墨呢,贝柳勋爵,对吗212 ?
  • 至今高山族人仍然保留著一些本民族的特色,如面凿穿耳等习俗。高山族人主要从事农业林业和狩猎,其中雅美人主要从事捕鱼。
  • 于是,斯基贝林出身的这位父亲105用双手扯开他那件灰色的-要么就是脏成发灰的衬衫,满胸脯乱挠一气,看得出上面是用中国墨刺的一片锚状花纹。
更多释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