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迁西徙

(东迁西徙,东迁西徙)
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余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舞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造句 / 例句:
  • 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 逐草而居,东迁西徙
  • 由于迁湘始祖时处改朝换代等原因,且东迁西徙,无法认定其鼻祖地,脉系故不相同(或相同也无据可查)。
  • 那时,从大兴安岭到西伯利亚森林,从乌拉尔山到兴都库什山及青藏高原,回鹘人和其他游牧民族东迁西徙、南来北往。
  • 抗战期间,香山先后被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国民党第三十五集团军司令部和日寇部队所占,香山中学东迁西徙,师生疲于奔命,校舍设备损失惨重。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