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鱼

(五色鱼,五色鱼)

 1.    
五色之鱼。古人以为神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其水东北流,歷涧注以成渊,潭涨不测,出五色鱼,俗以为灵,而莫敢採捕,因谓是水为龙鱼水。”
 
 2.    
书信的代称。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故称。
  ·李白《秋浦寄内》诗:“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造句 / 例句:
  • 这些神奇的五色鱼为什么会离池就亡呢?
  • ’故俗称天下第四泉,环以池,有五色鱼
  • 配料(必备):老母鸡(或五色鱼)1200克至1500克。
  • 蓄养五色鱼于沼中,欣游浅底,活泼可爱,堪称一景。
  • 这些五色鱼对应着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是英皇的吉祥物。
  • (1330年前后)“于第中起水晶亭,亭四壁水晶镂空,贮水养五色鱼其中”。
  • 秦岭细鳞鲑:又名细鳞鱼、细鳞鲑、花鱼、梅花鱼、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
  • 形象上与祖先差异很大,金鱼在名称上脱离了鲫字,被叫做五色鱼、文鱼、朱砂鱼、火鱼,最後统称为金鱼了。
  • ,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
  • 秦岭细鳞鲑,俗称“梅花鱼”、“寒水鱼”、“五色鱼”,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物种,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现为我国2级保护动物。
  • 龙池中有红、白、黄、青、黑五色鱼360条,为天然所生,无需人工饲养,成为河洛一绝,由此命名为“龙池金鱼”,历史上被定为洛阳八小景之一。
  • 又追了几天遇见一个荒岛,这五色鱼一下竟然跃上了岸消失不见,好在自己这双眼睛还是能看到点古怪的,再加上怎么也修炼这么久,感觉一下周围灵气波动还是可以的。
  • 动物资源的另一大类为水生动物,共有92种,既有大量的普通鱼种,也有内陆水域少有的哺乳类水生动物和水陆两栖动物,如水貂、大鲵等;十分珍贵的奇特鱼种,如五色鱼、多鳞铲井鱼。
  • 等到江流波寻到荒岛上找了半天,才发现这五色鱼又变成了一只四脚异兽,怎料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那四脚异兽发现他追来,竟然忽地又长出双翅变成一只五色异禽,展翅就要高飞,气得江大牛一道闪电霹雳啪啦的把那怪物电了个七荤八素,张口吞下了肚。
  • 此外,北魏时崔浩的母亲卢氏夫人,南宋杭州善作鱼?的宋五嫂,能作五色鱼丝的余媚娘,撰作《中馈录》的浦江吴氏,明末精于肴馔糕点的董白(小宛),清乾隆间仪征的女点心师萧美人等,皆是中国烹饪史上卓有贡献的女厨师,她们的智慧与劳动丰富了祖国灿烂的饮食文化。
  • 精典制作过程:1、清炖老母鸡(或五色鱼)30分钟;2、将鱼肚放入冷水并加一小勺食用碱(厂家已配送)浸泡5分钟后,合并双手反复夹洗鱼肚数十遍,再用清水漂洗后加白醋浸泡五分钟又用清水漂洗数次;3、捞出水洗鱼肚,挤干水份切片装盘待用;4、在净锅内放入鸡汤(或五色鱼汤)1200克-1500克,烧开后适量捞出油脂,再投放鱼肚切片、调料即可食用。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