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偃武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姚茂良《精忠记•辞母》:“修文偃武,昇平圣朝,再团圆一家骨肉,快乐陶陶。”
  三国演义》第九八回:“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参见“偃武修文”。
造句 / 例句:
  • 春联:送犬迎猪,明耻知荣须八戒;修文偃武,褒升贬降要三思。
  •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宴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 【那吒令】见横槊赋诗是皇家栋梁,见临江酾酒是将军虎狼,见修文偃武是朝廷纪纲。
  • 【出处】: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 文笔塔建造的缘由??和已倒塌的天柱塔同为风水塔,有“重教兴文”、“修文偃武”之意。
  • 但是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而且修文偃武的风气已成,讳言用兵,杨文广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 至于,粤剧由于长期以来修文偃武,绕过基本功的一关,从而出现的所谓“文长武短”的风气,已积重难返了。
  • 他极力反对张作霖的穷兵黩武,力诫张“修文偃武”,“发展民治,缩小军备,导中国裁兵先声,固中国长治久安之计”。
  • 《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文皇帝(指唐太宗)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12、又如:修文偃武(修明文教,停止武备);修文(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修近(整顿内务);修言(统一号令);修事(治理政事)。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