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讳

(偏讳,偏讳)
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礼记•曲礼》:“二名不偏讳。”
  郑玄注:“谓二名不一一讳也。
  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
  南齐书•薛渊传》:“﹝薛渊﹞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按太祖齐高帝·萧道成
  ·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唐太宗世民,在位之日不偏讳。故戴胄唐俭为民部尚书,虞世南李世勣在朝。”
造句 / 例句:
  • ”古代通行的偏讳就是这一种。
  • 除领受偏讳、名为齐正,号贤叟。
  • 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
  • ”古代对偏讳有两种解释。
  • 律曰:“二名不偏讳(5)。
  • 取大内义隆的偏讳,后谋反逼死义隆。
  • 那里讨来的「偏讳」。
  • 一字偏讳,名为齐兴。
  • 拜受主家京极政经偏讳,改名尼子经久。
  • 的家臣,受赐苗字和偏讳,改名蒲生乡舍。
  • 吉继又名吉隆,五助受赐偏讳,取名为隆贞。
  • 42.何为“偏讳”?
  • “吉”来自头领能岛村上氏的头领武吉的偏讳
  • 后他得到赐予偏讳中的“信”字,因此改名信张。
  • 名字的偏讳所影响,改名义辰,最后改名为义久。
  • 骞字思寂,本字玄成,与齐高帝偏讳同,故改焉。
  • 、浅利虎在、工藤虎丰、内藤虎贞等等受其偏讳
  • 那里讨来偏讳的关系,所以就没有沿用家里的通字。
  • 文明十年(1478)元服,接受大内政弘的偏讳,改名弘元。
  • ”士安以父名?林抗章引避,朝议谓二名不偏讳,不听。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