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趱

(催趱,催趱)
亦作“催儹”。
 
 1.    
催赶,督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摺:“我今亲身直至绛州,催趱军马,走一遭去。”
  水浒传》第四七回:“比及杀到独龙冈上,是黄昏时分,宋江催趱前军打庄。”
  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江西·宁王反乱,各路戒严,朝廷就把他推陞了南赣道,催趱军需。”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催徵》:“平时催儹,逢限稽查。”
 
 2.    
谓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
  ·朱熹《答王子合书》之十七:“后来自觉如此含胡,恐误朋友,方着力催儹功夫。”
 
 3.    
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趱重催空,省称催趱。
  《清会典事例•户部•漕运》:“康熙元年题准,南沿河镇道将领等官,均有趱重催空之责。漕船入境,各按汛地,立即驱行,毋使停滞。如催趱不严,以致粮船停泊及纵军登岸生事,听所在督抚题参。”
------------------------------

催趱


 补证条目    
亦作“催儹”。1.催赶,督促。

宋程垓《祝英台·晚春》词: “可堪三月风光,五更魂梦,又都被、杜鹃催儹。”
造句 / 例句:
  • ”只顾催趱兵马,往前进发。
  • 催趱犯人出城去,待怎么?
  • 宋江当日催趱军马,直近寒山寺下寨。
  • 洞仙侍郎叫咬儿惟康,催趱军马,出城冲杀。
  • 示例:催趱各处径调军马前去策应,正如~一般。
  • 到申牌时分,张千假说催趱上路,也到城中去了,天晚方回来。
  • 于是将山东参政潘允端移驻淮安,专理漕务,负责协理漕储、催趱重运。
  • 又被张招讨行文催趱,宋江只得留下李俊、童威、童猛三人,自同诸将上马赴京去了。
  • ”赏军已罢,放起信炮,秦明辞了知府,飞身上马,摆开队伍,催趱军兵,大刀阔斧,径奔清风寨来。
  • 11月,清廷又同意了施琅“专征”的要求,让福建督抚只负责“催趱粮饷”,而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
  • 至是令巡漕御史转饬沿途文武员弁,将运漕船催趱先行,馀船尾随,循次前进,恃强争先、不遵约束者,罪之。
  • ”教军士在后擂鼓呐喊助威;令五千军士,只向山林深密处,只顾将火箭,火炮,火炬射打焚烧上去;教寇猛,毕胜,催趱推车军士,将火车点着,向山麓下屯粮处烧来。
  • 过了两日,施恩再备些酒食钱财,又央康节级引领入牢里与武松说话;相见了,将酒食管待;又分□些零碎银子与众人做酒钱;回归家来,又央浼人上下去使用,催趱打点文书。
  • ”虢石父献计曰:“先王昔年因西戎强盛,恐彼入寇,乃于俪山之下,置烟墩二十余所,又置大鼓数十架,但有贼寇,放起狼烟,直冲霄汉,附近诸侯,发兵相救,又呜起大鼓,催趱前来。
  • ”这个馊主意就这么诞生咯,幽王的猪脑袋想都不想,就下令点起烽火,催趱诸侯来“演戏”,自己带着褒姒站高地那看着,诸侯们那个忙啊,说不准都来不及套上马,顺手牵头驴来顶替,手里还没放下刚戏耍的棍子,还以为自个提的方天画戟刺啦啦的那个往京城冲。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