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启)
 
 ㄑ〡ˇ
 
 1.    
开;打开。
  《书•金縢》:“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
  ·韩愈《感春》诗之二:“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
  ·吴兰修黄竹子传》:“竹子方拥篲……掷一囊促使者归。生启之,断髮尺许。”
  叶圣陶《穷愁》:“遂启其瓮,瓮裂纹如蛛网,探其手中,出青蚨三百,其生计之母财也。”
 
 2.    
分开。
  大戴礼记•夏小正》:“启灌蓝蓼。启者,别也,陶而疏之也。”
 
 3.    
开拓;开创。
  《诗•鲁颂•閟宫》:“大启尔宇,为室辅。”
  韩非子•有度》:“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启,一本作“”。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三雄鼎足,启南。”
  南朝··陆倕《石阙铭》:“惟帝建国,正位辨方,涘,梁。”
  ·叶适《梁父吟》:“俾君父之启兮,相祀事而勿失。”
 
 4.    
通;开通。
  梁书•元帝纪》:“凿津于孟门,百川复启;补穹仪以五石,万物再生。”
 
 5.    
开导;启发。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天诱其衷,启敝邑之心。”
  杜预注:“启,开也。开道其心,故得胜。”
  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郑玄注:“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赛从俭》:“氏当世科第,天启之也。”
 
 6.    
指门户;道桥。参见“启塞”。
 
 7.    
古时指立春、立夏。
  左传•昭公十七年》:“青鸟氏,司启者也。”
  孔颖达疏:“立春、立夏谓之启。”
 
 8.    
始;开始。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则摄进,首启戎行。”
  ·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一:“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既代之后,公私扰乱,师一举,此镇先平。
  亡之迹,启于是矣。”
  ·李如箎东园丛说•诸子言性》:“起诸子纷纷之论者,盖自孟轲启之。是说何其浅也!”·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下》:“窟巢託足,遂启璇雕;毛叶御寒,终开组纂。”
 
 9.    
招致;引发。
  左传•文公七年》:“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雠,若之何?”·张协《杂诗》之三:“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
  南朝··范晔《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
  ·严有禧漱华随笔•五经中额》:“长浮伪而启倖心,殊非加中五经之本意。”
 
 10.    
启奏;禀告。
  商君书•开塞》:“今日愿启之以效。”启,一本作“”。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韩愈《上郑尚书相公启》:“启:伏蒙仁恩,猥赐示问。”京剧《杨门女将》第九场:“启夫人,当日元帅就在此下马。”
 
 11.    
泛指奏疏,公文,书函。
  太平御览》卷五九五引·服虔《通俗文》:“官信曰启。”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奏事之末,或云谨启……必敛饬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
  ·沈作哲寓简》卷八:“秦熹状元及第,汪彦章以启贺会之。”
 
 12.    
先锋。
  周礼•地官•乡师》“巡其前后之屯”·贾公彦疏:“军在前曰启,在后曰殿。”
 
 13.    
引申指先进的,前头的。
  商君书•境内》:“其先入者,举为最启;其后入者,举为最殿。”
 
 14.    
指军队的左翼。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启,牢成襄罢师狼蘧疏为右。”
  杜预注:“左翼曰启。”
  王逢《张武略》诗:“两军鼓行屋瓦坠,杀声直上苍天闻,牙张距趯开复合,左启右胠烟坌接。”
 
 15.    
跪;危坐。
 
 16.    
视。
 
 17.    
马之一种,称前右足白者。
  尔雅•释畜》:“前右足白,启。”
 
 18.    
姓。
  通志•氏族四》:“氏,姓夏后·之后也,后燕启崙。”
造句 / 例句:
  • 我们从中国航驶往日本。
  • 为全新安装动Windows 2000 安装程序
  • 本书赋予读者见识和发。
  • 不意大雨如注,无法程。
  • 我可以创建安装动盘吗?
  • 是否现在重新动计算机?
  • 他的发言给我们一些迪。
  • 司机动车子沿大街开去。
  • 斯科特船长从新星地航。
  • 系统无法动时使用的选项
  • 创建用于动服务器的软盘
  • 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迪。
  • 这件事给了裘德一种发。
  • 这肯定是上帝发出的示。
  • 光盘应列为第一动设备。
  • 求人帮忙实在叫他难于齿。
  • 也许他得到了某种神的示。
  • 他们又动了两台主冷却泵。
  • 动备份并创建紧急修复磁盘
  • 机器在几秒钟后会自动开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