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伯特

代文献中对西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也作“图伯特”、“图白忒”。
  ·魏源《圣武记》卷五:“西藏吐蕃·乌斯藏,其人则谓之唐古特,亦曰土伯特。”
造句 / 例句:
  • 且朕若不加眷恤,尔土伯特国岂得安其生耶!
  • 这就是土伯特王的印,用汉藏满三种文字镌成。
  • 1693年又以五世达赖名义要求清朝封他本人为“土伯特国王”。
  • 打箭炉旧属内地,上以西藏番部嗜茶,许西藏营官在打箭炉管理土伯特贸易事。
  • 和硕特汗国最伟大的领袖固始汗,进入青海后,很快的就征服了全部土伯特王国。
  • )、土伯特(吐蕃)、秃鲁八歹、雍古歹(汪古)、刺乞歹、赤乞歹、属于黄色种。
  • 到了上世纪(十七),又不知道什么原因,乌斯藏的名字也消灭,而改称为土伯特
  • 中国远征军进入拉萨,撤销一切国王和一切可汗的称号,又撤销土伯特国号,改称西藏。
  • 使人罗卜臧帕克巴格隆等说:“????第巴原系达赖喇嘛下管事人,朕优擢之,封为土伯特国王。
  • 土伯特国王桑结主持行政,喇嘛教主达赖六世主持宗教,和硕特汗国王子拉藏汗(固始汗的曾孙)主持军事。
  • 此书蒙文名为enedheg tubed mongqol had un caqan teguke neretu tuquji(额讷特珂克土伯特蒙古汗等源流),其意是“印度、西藏、蒙古诸汗源流”。
  • 教弘宣佛法王”,又称“土伯特国王”,以此与和硕特部拉藏汗抗争,三十六年,噶尔丹穷蹙败亡,匿丧等事闻于朝,圣祖严诏责之。
  • 一六八二年,达赖五世逝世,最高执政官桑结秘不发丧,仍用达赖的名义,为自己向中国请求封号,清政府不知道内情,就加封桑结为土伯特国王。
  • 【考据】清朝为什么在沿用“图白忒”、“土伯特”、“乌思藏”、“卫藏”等词之后,又造“西藏”一词来指“卫藏”地区,迄今还未见深入探讨。
  • 条康熙皇帝给第巴桑结嘉措的敕谕中说:“????尔第巴原系达赖喇嘛下司事之人,因尔不违达赖喇嘛之语,辅助道法,朕是以优封尔为土伯特国王。
  • 青海本是土伯特王国四个地区之一,但它在上世纪(十七)初叶,就被蒙古人的和硕特部侵入,所以在青海广大的高原上,蒙古民族跟西藏民族同样的多。
  • ”可见在这一时期,清朝上下对西藏地区的称呼仍有多种,在称土伯特之外,也称乌思藏,而四川地方官员中将乌思藏简称为“藏”,“藏人”、“藏番”、“里藏”等称呼也开始出现。
  • 清朝早期的文献称藏族为“图白忒”或“唐古特”,清顺治帝时称藏巴汗为“图白忒部落藏巴汗”,称达赖喇嘛为“图白忒部落达赖喇嘛”,这里的“图白忒”即源于蒙古语的“土伯特”,而蒙古语的“土伯特”又源于“吐蕃”,即源于藏族的自称bod。
  •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清朝没有以“西藏”代替“乌思藏”、“卫藏”的称呼,对藏族就应当沿用“吐蕃”、“西番”、“图白忒”、“土伯特”的称呼,在民国时期就可能被称为“蕃族”、“土伯特族”,那么,今天的西藏自治区按照一般的命名原则,就有可能是被称为“乌思藏蕃族自治区”或“卫藏蕃族自治区”、“乌思藏土伯特族自治区”。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