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苴


 1.    
渣滓,糟粕。比喻微贱的东西。犹土芥。
  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土苴,如粪草也。
  云:土苴,糟魄也,皆不真物也。”
  ·戴复古《谢萧和伯见访》诗:“江湖尊白髮,土苴视黄金。”
  金史•海陵纪》:“殚民力如马牛,费财用如土苴。”
  ·鄂尔泰《赠方望溪》诗:“六经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又·之季,黄冈俗讴,风靡天下,内廷法曲,弃若土苴。”
 
 2.    
以之为土苴,比喻贱视。
  ·吕大钧《天下为一家赋》:“皆土苴其子孙。”
  王国维《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或乃捨我熊掌,食彼马肝,土苴百王,秕糠三古。”
造句 / 例句:
  • 彼所谓名门华胄,今已视同土苴
  • 细探波磔真源处,漫把碑林视土苴
  • 点检屐几两,土苴米五斗。
  • 不朽芬芳垂简册,浮荣土苴轻簪笏。
  • 呶呶焉日私其土苴
  • 土苴?鸱那一顾。
  • 土苴,不?物。
  • 《鸣凤记?鹤楼起义》:“把我旧时糟糠弃土苴
  • ”又说:“宋儒说经,好为新说,弃古注如土苴
  •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 土苴(zhǎ眨):泥土草芥,比喻无足轻重的微贱之物。
  • 隐逸林泉,土苴富贵,此后问风光谁爱,忍看诗社失明星。
  • 观俊臣辈,怵利放命,内怀滔天,又张汤、郅都之土苴云。
  • 抑何其蔑视先代传注,如土苴之致不足贵,而轻为弃绝之。
  • 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 ”清陆次云《咏史》:“儒冠儒服委邱墟,文采风流化土苴
  • 庄子有言:“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
  • 清鄂尔泰《赠方望溪》诗:“六经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垠涯。
  • 至以一科登第者八人,随升国子助教,力绝请托,却千金如土苴
  •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②,以治天下。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