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训

(声训,声训)

 1.    
声威教化。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移情。”
  李善注引扬雄《与桓谭书》:“望风景附,声训自结。”
  张铣注:“训,教也。言不作声誉教示而下人感其道德,已移情于善道矣。”
  梁书•武帝纪中》:“今声训所渐,戎夏同风。”
 
 2.    
训诂学术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一章第一节:“‘声训’的办法是采取同音的字或双声叠韵的字作为解释。”
造句 / 例句:
  • 利用声训研究声母的人比较少。
  • 如果大声训斥,效果适得其反。
  • 小秀才大声训斥焦淑清:滚远点!
  • 女高音与女中音的鉴定及发声训
  • 主人很生气,大声训斥仆人。
  • 等著作中,声训用得也很多。
  • 声训在先秦典籍中已有采用。
  • 声训被释词和训释词异源关系初探
  • 5、之言、之为言声训术语。
  • 如上所论,形训和声训都是有局限的。
  • 声训的特点及其在音转研究史上的价值
  • 故六书之形声训诂,皆可比类以通之。
  • 按,浇者,许以声训
  • ”古人声训,意在揭示词语的得名因由。
  • 谁料身后传来大声训斥:“谁让你吃的!
  • 说话拉着长声训人的小人得了志的那路。
  • 声训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时常可以见到。
  • 以男性来说key相当的高、但没受过发声训练。
  • ”(《声训论》)。
  • 正唱着,教官大声训斥:“谁打老百姓了?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