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傩

(大傩,大傩)
岁末禳祭,以驱除瘟疫。
  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高诱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张衡《东京赋》:“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傩,谓之逐疫是也。”
造句 / 例句:
  • “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 盖古人以椎逐鬼,若大傩之为耳。
  • 西元706年,大傩礼传入日本“是年。
  • 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 “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
  • 大傩,帅鼓角以助?子之唱。
  • ’注:‘大傩驱逐疫鬼也。
  • 傩礼一年数次,大傩在腊日前举行。
  • 秋季“大傩”,“此傩,傩阴气也。
  • 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
  • 除夕夜,太卜令帅?子于宫中大傩
  • 布、大射、马祭、大傩等。
  • 傩舞,是在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蹈。
  • 古人在举行大傩仪式时,挥舞终葵驱鬼。
  • 腊日前一天,举行大傩仪式,驱逐疫鬼。
  • 有“天子傩”、“国傩”、“大傩”之分。
  •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
  • 2.古代举行驱除疫鬼的大傩仪式中的神人。
  • ”汉?张衡《东京赋》亦曰:“卒岁大傩
  • 汉代的除夕大傩以十二月腊祭前一日为期。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