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妁


 1.    
说合婚姻的人。媒,谓谋合二姓者;妁,谓斟酌二姓者。一说男方曰媒,女方曰妁。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班固《白虎通•嫁娶》:“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姐姐方才又道是‘二无媒妁之言’。我请教姐姐:到底怎么是媒?怎么是妁呀?我知道的是男家的媒人叫作媒,女家的媒人叫作妁。”
  何其芳《哀歌》:“乡村的少女还是禁闭在闺阁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    
谓起合成作用。
  ·杨万里《饮酒》诗:“秫麴偶相逢,清泉媒妁之。”
  ·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甜酒灰酒》:“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併作一家春。”
造句 / 例句:
  • 不料开张当日,二人始发现双方父母早订下媒妁之言,原来当天家福逃婚的对象就近在眼前
  • 新郎新娘在结婚前通常互不相识,他们的结合是由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
  • 确立了“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的婚姻成立条件和“同姓不婚” 、限制“招赘婚” 、禁止“转房婚” ;确立了“应继” 、 “爱继”的立继原则和“诸子均分”的财产继承制度。强调族人私产买卖的“亲族先买权” ,重视宗族公产的经营积累和宗族救济。要求族人重耕读,及时完粮纳课;禁择业不良,擅兴词讼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