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博

(宽博,宽博)

 1.    
谓衣服宽大。
  孟子•公孙丑上》:“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
  朱熹集注:“宽博,宽大之衣。”
  ·韦瓘《周秦行纪》:“更一人厚肌敏视,小,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博衣。”
 
 2.    
泛指面积或容积大。
  周书•文帝诸子传》:“弟儿女成长,理须宽博,此寺褊小,讵是所宜?”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二十七仙》:“忽有白兔出于林中,迳入崖下,寻所入而得嵌窦焉,石室宽博,中有石像二十七真。”
 
 3.    
大,多。
  ·陶谷清异录•肢体》:“晋祖时,寺宦者廖习之,体质魁梧,食量宽博,食物勇捷,有若豺虎,晋祖尝云:卿腹中不是脾胃,乃五百斤肉磨。”
 
 4.    
谓心胸开阔,能容人。
  汉书•成帝纪》:“元帝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
  南史•谢弘微传》:“弘微性宽博,无喜愠。”
  新唐书•崔日用传》:“子宗之袭封,亦好学,宽博有风检,与李白杜甫以文相知者。”
造句 / 例句:
  • 微末的书法颇具宽博厚重之气。
  • 殊未有宽博之选以应上求者也。
  • 1.宽博沉雄,有夸张,有对比。
  • 伏闻诏书务求宽博,疾恶严暴。
  • 用笔重传统,顷体尚庄重宽博
  • 其榜书浑穆宽博,遒劲苍涩。
  • 字如其人,结体宽博,顾盼自雄。
  • 初看此碑时,感觉处处宽博平正。
  • 结体扁方,外紧内松,宽博自然。
  • 谈度量宽博,家人未尝见其喜愠。
  • 浑厚稍逊,但更为宽博萧散。
  • 宽博有谋、才任典城者三十人。
  • 其行书笔力劲健,雍容宽博
  • 剔地阳文,字形宽博,笔画流畅。
  • 它属于平正端庄、俊挺宽博一路。
  • 陈沂所书宽宽博浑厚,外柔内刚。
  • 书法宽博秀丽,为历代论书者所重。
  • 手书碑,题字笔力雄健、结构宽博
  • 詹老的隶书,优游宽博,清腴精整。
  • 下裙已不像二、三窟菩萨那样宽博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