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虑危

(居安虑危,居安虑危)
同“居安思危”。
 《新唐书•杨虞卿传》:“自古天子居危思安之心同,而居安虑危之心则异,故不得皆为圣明也。”
  ·苏辙《拟殿试策题》之一:“虽然朕夙夜东朝,祗服明训,居安虑危,若蹈泉谷。”
  明史•兴宗孝康皇帝传》:“昔周公成王克诘戎兵,召公康王张皇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
造句 / 例句:
  • 居安虑危,思患豫防,以为销萌御暴计者。
  • 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皇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
  • 后蜀何光远《鉴诫录?诛利口》:“岂谓蜀国皇帝,柔远怀迩,居安虑危
  • 【示例】明?无名氏《白兔记?寇反》:“古人有言:‘得宠思辱,居安虑危
  • 【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 自古帝王,居危思安之心不相殊,而居安虑危之心不相及,故不得皆为圣帝明王。
  • 他善于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虑危,处治思乱”的治国策略。
  • 且夫经营措置之方,攻守审决之道,犹国家政令,出入之机,军师行伍之法,举而习之,亦居安虑危之戒也。
  • 这正如唐胄在明代正德年间所修《琼台志》所描述的,海南岛是“外匝大海”,要有“居安虑危之道,方称保民”。
  • 翻开??大传??,人们便可发现,其中“任用贤才与开通言路”、“开明的民族政策”、“睦邻外交与御倭斗争”等几个专章以及“转化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宽猛结合、恩威兼济的统治策略”、“居安虑危,处治思乱”等几个专节的内容,是前人写的朱元璋传记著作所没有的。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