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上架屋


 同“屋下架屋”。
清冯班《钝吟杂录•正俗》: “必如所云,则乐府之文,所谓牀上安牀,屋上架屋,古人已具,何赘剩耶?”
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 “我这个厅长就可以不必要,部长以下的各级负责人员都可以不必要,为什么一定要床上叠床,屋上架屋?”
亦作“屋上起屋”。
明张岱《答袁箨庵书》: “兄作《西楼》,只一情字。《讲技》《错梦》《抢姬》《泣试》,皆是情理所有,何尝不闹热,何尝不出奇,何取于节外生枝,屋上起屋耶?”
造句 / 例句:
  • 解释:床上搁床,屋上架屋
  • 释义床上搁床,屋上架屋
  • 必如所云,则乐府之文,所谓床上安床,屋上架屋,古人已具,何烦赘剩耶?
  • 然其时在廷诸臣已交章论奏,非廊庙不言,待于草野言之者,何必屋上架屋,为此哓哓,特巧于博名耳。
  • 有那么多的组织程序和规定,完全可以保证他们正常行使各自的职权,再屋上架屋、床上叠床实无必要;是为了给百姓谋利益?
  • 如:“家和体魄健”───“家和”与“体魄健”是两件喜愿,彼此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升官又晋爵”──“升官”和“晋爵”基本上是一回事,“金榜题名时”足以涵盖,庶免屋上架屋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