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他人之慨

谓利用别人财物做人情或任意挥霍而毫不吝惜。
  ·李贽《寒灯小话》三:“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利,于己甚无谓乎?”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
  叶圣陶《老沈的儿子》:“你说他们慷他人之慨吗?不然。”
造句 / 例句:
  • 》第11卷:“满生总是慷他人之慨,落得快活。
  • 378、慷他人之慨??利用他人的财物作人情或装饰场面。
  • ”“这是慷他人之慨,大作人情,以图显达,并可从中染指而牟其利。
  • ?寒灯小话》:“况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于人为不情,于己甚无谓乎?
  • 而这世上总有一些貌似宽容实则苛刻的人,他们最擅长慷他人之慨,表达自己的慈悲。
  • 他可以慷他人之慨,拿我的钱去行侠仗义,可是事后休想痛饮一番来纪念我的软弱可欺。
  • 关于这点,有史学家认为:信友的举动相当于卖主求荣,但是在下个人觉得这实在是满慷他人之慨的话。
  • 他本来就对此不满,便不推托,提笔写道“慷他人之慨,逞何好汉,掏自己腰包,才算英雄”,横幅“黑暗一观”。
  • 而清政府却饮鸩如饴,滥用国民的公产作抵押保证,“慷他人之慨,以快一日之挥霍”,我国国民应该质问他们居心何在!
  • “猎人”慷慨的原因在于他的收益不能内在化,因而会“慷他人之慨”,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税务部门和政府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取向。
  • 肯尼迪:一位负责任的美国政治领袖,尽管是在激烈的竞选期间,居然不负责任地大慷他人之慨,而将另一个国家的领土随便处置了,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 君主只有在慷他人之慨时,例如带军队出征,靠掳掠、勒索、敲诈来补给时,慷慨才是必要的,而在其他情况下,君主为了保有慷慨之名声,势必耗尽财力,额外增加人民的负担,使人民仇恨他。
  • 正如居鲁士、恺撒、亚历山大一样,对于既不是你自己的财产也不是你的老百姓的财产,你尽可以作为一个很阔绰的施主,因为你慷他人之慨淋漓痛快,不但无损于你的名声,倒是使你的声誉雀起。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