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shī
  
  〔《广韵》式支切,平支,书。〕
  “”的被通假字。
  
 1.    
旌旗摇曳貌。
  
 2.    
旄羽珥,旌旗竿头饰物。
   《逸周书•王会》:“楼烦以星施。”
   孔晁注:“施,所以为旄羽珥。”
  
 3.    
散布;铺陈。
   《易•干》:“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孔颖达疏:“使云气流行,雨泽施布,故品类之物流布成形。”
   荀子•劝学》:“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杨倞注:“布薪于地均若一。”
   ·杜甫《大雨》诗:“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方孝孺《赠林公辅序》:“可以与日月同其明,河海同其容,施之泽四表,歛之善一身。”
  
 4.    
设置;安放。
   三国··曹操《奏定制度》:“三公列侯,门施内外塾,方三十亩。”
   ·韩愈《元和圣德诗》:“庐幕周施,开揭磊砢。”
   太平广记》卷七五引·段成式酉阳杂俎•王先生》:“既而谓七娘曰:‘汝为吾刻纸状今夕之月,置于室东垣上。’有顷七娘以纸月施于垣上,夕有奇光自发。”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方就竹榻上施衾褥,命程元玉宿卧。”
  
 5.    
施行;施展。
   国语•吴语》:“勾践恐惧而改其谋,舍其愆令,轻其徵赋,施民所善,去民所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
   ·韩愈《与孟尚书书》:“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摺:“十万军中施英勇,生擒彦章建头功。”
   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五章:“卫生员在叫医生过去施手术了。”
  
 6.    
给予;施捨。
   广雅•释诂三》:“施,予也。”
   ·拾得《诗》之十八:“辍己惠于人,方可名为施。”
   ·王安石《送张拱微出都》诗:“塞责以区区,一毛施万牛。”
   金史•逆臣传•秉德》:“徒单遇害,世宗恶其不祥,施为佛寺。”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赦孤》:“广宁门普济堂收养异乡孤贫疾瘵人,冬施粥饘,夏施冰茶。”
  
 7.    
谓施加。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晏集解:“言己之所恶,勿加施于人。”
   ·王充论衡•奇怪》:“夫令鸠雀施气于雁鹄,终不成子者,何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今日贾廉访所为,正似此二诗所言,‘官人与贼不争多’,‘做官却做贼’了。却又施在至亲面上,欺孤骗寡,尤为可恨。”
   毛泽东《论持久战》二一:“敌人的这一掠夺的即灭亡中国的政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都是普遍地施之于中国人的。”
  
 8.    
教。
   礼记•学记》:“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郑玄注:“施,犹教也。”
   礼记•学记》:“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
   孔颖达疏:“杂施,谓教杂乱无次,越节。”
  
 9.    
恩惠。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韩愈《元和圣德诗》:“续功臣嗣,拔贤任耇,孩养无告,仁滂施厚。”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九州之大,四海之远,孰能称陛下之旨,以一一推行此,而人人蒙其施者乎!”
  
 10.    
显扬;表白。
   礼记•祭统》:“对扬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彝鼎。”
   郑玄注:“施,犹着也,言我将行君之命,又刻着于烝祭之彝鼎彝尊也。”
   陆德明释文:“施,如字。”
   论语•公冶长》:“愿无伐善,无施劳。”
   杨伯峻注:“施,即表白的意思。”
   淮南子•诠言训》:“功盖天下,不施其美;泽及后世,不有其名。”
  
 11.    
搽抹。
   ·杜甫《北征》诗:“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冯梦龙《古今谭概•越情》:“参军遂施粉黛,高髻笄钗。”
   徐士銮《宋艷•驳辨》:“行云行雨今是梦,施朱施粉未相宜。”
   巴金《春》二四:“躺在床上,身上盖了一床薄被,脸上未施脂粉,显得十分黄瘦。”
  
 12.    
用。
   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
   高诱注:“施,用也。用之无穷竭也,无所朝夕盛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吾尝问周弘让曰:‘父母中外姊妹,何以称之?’曰:‘亦唿为丈人。’自古未见丈人之施于妇人也。”
   ·韩愈《送张道士序》:“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王若虚《〈新唐书〉辨》中:“古人言叵信、叵测、叵量之类,叵字固可训不可,然施于戒辞则不顺矣。”
  
 13.    
判罪;劾捕。
   左传•昭公十四年》:“乃施邢侯,而尸雍子叔鱼于市。”
   孔颖达疏:“施,犹劾也。
   邢侯亡,故劾之。”
   国语•晋语九》:“邢侯闻之逃,遂施邢侯氏。”
   韦昭注:“施,劾捕也。”参见“施生”。
  
 14.    
陈尸示众。
   国语•晋语三》:“人杀冀芮而施之。”
   韦昭注:“陈尸曰施。”
  
 15.    
谓小便。
   韩诗外传》卷九:“汝独不见夫丧家之狗欤?既敛而椁,布席而祭,顾望无人,意欲施之。”
  
 16.    
助词。
   孟子•公孙丑上》:“孟施舍之所养勇也。”
   赵岐注:“,姓;,名;施,发音也。”
  
 17.    
姓。
II
  shĭ
  ㄕˇ
  〔《广韵》施智切,去寘,书。〕
  通“”。
  
 1.    
弃置,忘却。
   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刘宝楠正义:“《释文》作‘不弛’。施、弛二字古多通用……注《坊记》云:‘弛,弃忘也’。以训此文最当。”
  
 2.    
解除。
   楚辞•天问》:“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王夫之通释:“施,与‘弛’同,释也。”
   汉书•五行志上》:“《春秋•成公十六年》:‘正月,雨,木冰。’刘歆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而木为之冰,雰气寒,木不曲直也。”
   王先谦补注引王念孙曰:“施,皆读为‘弛’。弛,解也。言阴阳俱解,故上下不交也。
   开元占经•冰占篇》引此正作‘弛’。”
   ·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刘尚书·……一日来诣东府见鲁公。公时在便坐,与魏先生·汉津对,因延刘尚书施公裳,即燕坐焉。”
  
 3.    
宽缓。
   ·韩愈《送李翱》诗:“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施。”
   ·韩愈《曹成王碑》:“法成令脩,治出张施,声生势长。”
III
  
  〡ˊ
  〔《集韵》余支切,平支,以。〕
  
 1.    
邪。
   《老子》:“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王念孙《读书杂志余编上•老子》:“施,读为‘迆’。迆,邪也。”
   淮南子•要略》:“接径直施,以推本朴,而兆见得失之变,利病之反。”
   高诱注:“施,邪。”
  
 2.    
谓太阳西斜。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
   裴骃集解:“徐广曰:施,一作‘斜’。”
   司马贞索隐:“施,音移。施,犹西斜也。
   汉书》作‘斜’也。”
  
 3.    
逶迤斜行。
   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赵岐注:“施者,邪施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
  
 4.    
大尺名。
   管子•地员》:“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
   尹知章注:“施者,大尺之名也,其长七尺。”
   管子•地员》:“坟延者,六施,六七四十二尺而至于泉;陕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于泉。”
IV
  
  〡ˋ
  〔《集韵》以豉切,去寘,以。〕
  
 1.    
延续;延伸。
   《书•君奭》:“在今予小子,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沖子。”
   孙星衍疏:“惟道扬前人光美,延于我幼君而已。”
   《诗•小雅•頍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李斯《谏逐客书》:“使西事,功施到今。”
   后汉书•窦融传》:“昔魏其一言,继统以正,长君少君尊奉师傅,修成淑德,施及子孙。”
   李贤注:“施,延也,音羊豉反。”
   ·曾巩《祖母丘氏追封魏国太夫人诰》:“故宠禄在其子孙,则裒荣施其祖祢。”
  
 2.    
移易;改变。
   《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马瑞辰通释:“《传》:施,移也;中谷,谷中也。
   瑞辰按……葛出于山,不水生,殆移易谷旁多石之地,非谷中出水地也。”
   管子•国蓄》:“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
   马非百新诠:“通施,即通货……言得此则有无可以互相交通移易也。”
   ·曾巩《王珪父准追封汉国公制》:“材通世用,行蹈天常。德畜不施,泽流及远。”
造句 / 例句:
  • 第一天我是靠别人的舍。
  • 工作人员不采用卫生措
  • 你们要对他加一些压力。
  • 与者比接受者更被赞美。
  • 公司竭力实现代化计划。
  • 财政措比其他事情重要。
  • 生产者可以修改栽培措
  • 工现场,禁止车辆来往。
  • 双方都展出高超的球艺。
  • 她美得简直不能再脂粉。
  • 发号令在他并非不习惯。
  • 撤换多的想法已成泡影。
  • 那少女转过身来屈膝礼。
  • 第一步通常采取排水措
  • 我们对反动派决不仁政。
  • 为逃避兵役,他行贿赂。
  • 你略小计便能将他缚住。
  • 新的制度现在已全面实
  • 午饭后,照例是水仪式。
  • 展手腕谋得了了官职。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