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zhù
  ㄓㄨˋ
  〔《广韵》直吕切,上语,澄。〕
  
 1.    
织机的梭子。
   《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朱熹集传:“杼,持纬者也。”
   战国策•秦策二》:“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
   ·张继《送判官往陈留》诗:“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王安石《促织》诗:“祇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
  
 2.    
削薄;削尖。
   周礼•考工记•轮人》:“凡为轮,行泽者欲杼。”
   郑玄注:“杼,谓削薄其践地者。”
   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
   郑玄注:“杼,閷也。”
   贾公彦疏:“谓于三尺圭上除六寸之下两畔杀去之,使已上为椎头。”
  
 3.    
梭子形。引申为长。对短而言。参见“杼首”。
  
 4.    
土木工程中的泥工。
   方言》第六:“杼、柚,作也。
   东齐土作谓之杼,木作谓之柚。”
  
 5.    
通“”。水草。
   淮南子•本经训》:“淌游瀷淢,菱杼紾抱。”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第八》:“引之曰:菱杼皆水草也。杼读为‘芧’,字亦作‘苎’……作苎者或字,作杼者借字耳。画为菱杼,在水波之中,故曰‘淌游瀷淢,菱杼紾抱’也。
   高诱)以杼为采实。采实即橡栗,与菱为不类矣。”
II
  shù
  ㄕㄨˋ
  〔《广韵》神与切,上语,船。〕
  
 1.    
栎木。
   管子•轻重丁》:“上斲轮轴,下采杼栗。”
   《诗•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传:“栩,杼也。”
   朱熹集传:“栩,柞栎也。”
   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其山有丹,其木有柟、杼、豫樟。”
  
 2.    
通“”。墻。
   尚书大传》卷四:“天子贲庸,诸侯疏杼。”
   郑玄注:“墙谓之庸……杼亦墙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杼,假借为‘序’。序,东西墙也。”
  
 3.    
通“”。汲出,排泄。
   管子•禁藏》:“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
   尹知章注:“春时之井,又当复杼之,以易其水。”
  
 4.    
通“”。抒发;申述。
   楚辞•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
   王逸注:“杼,渫也。”
   洪兴祖补注:“杜预云‘申杼旧意’,然《文选》云‘抒情愫’,又曰‘抒下情而通讽谕’,其字并从‘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乃绌公孙龙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杼意通指,明其所谓。”
   司马贞索隐:“杼,音墅。杼者,舒也。”
   三国··刘劭人物志•接识》:“杼人之所长而为之名目。”
   ·曾巩《〈鲍溶诗稿目录〉序》:“晚以来作者,嗜文辞、杼情思而已。”
造句 / 例句:
  • 狂怒的村民在笼子卫奈现圃炝艘怀” ? ?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