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散

(松散,松散)

 1.    
懈怠;放松。
  ·黄辅辰《戴经堂日钞》:“都是松散,不肯上前。”
  《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学礼的媳妇,是城里吴举人的姑娘,想着他丈夫同他公公、大伯子都被捉去的,断不能松散。”
 
 2.    
散开,不紧密。
  丁玲《田家沖》:“爹将鞭向她们扬了一扬,又赶着牛艰难的走去了,在一些不平的土块中颠簸着,土便在他踩着的耙下松散了。”
  曹禺《雷雨》第一幕:“﹝周朴园﹞长衫的领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章:“﹝黄为民﹞回头一看,发觉队伍松散了,便高声叫道:‘就地休息。’”
 
 3.    
不集中;不紧凑。
  孙犁《澹定集•读冉淮舟近作散文》:“淮舟这次写的文章中,有些是太松散了。”
  萧干《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他往往感到中国作品写得松散。”
 
 4.    
轻松;舒展。端木蕻良《早春》:“妈妈说,春天来了,要我到外边松散松散。”
造句 / 例句:
  • 细胞壁松散易使细菌侵入。
  • 他卷拢起松散的绳子。
  • 咱们出去松散松散吧。
  • 情节松散使这篇小说大为减色。
  • 文章结构松散
  • 她那长长的黑发松散地飘垂在双肩上。
  • 松散的沉积物可以变成坚硬的沉积岩。
  • 疾风吹起她的长袍,松散的青丝飘逸于脑后。
  • 他有一副匆忙穿上衣服的人的松散杂乱的神态。
  • 那些人脱去衣服,开始空手扒开那些松散的石头。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