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柢


 1.    
草木的根。柢,即根。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根柢槃深,枝叶峻茂。”
  ·章孝标《玄都观栽桃十韵》:“根柢终盘石,桑麻自转蓬。”
  ·苏轼《小圃五咏•人参》:“上药无炮灸,龁啮尽根柢。”
 
 2.    
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
  后汉书•王充王符传论》:“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归乎宁固根柢,革易时敝也。”
  ·陆游《寄题方伯谟远庵》诗:“方侯胸中负经济,议论源源有根柢。”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但自古圣贤,以人品根柢为重。”
  鲁迅《书信集•致金肇野》:“木刻的根柢也仍是素描,所以倘若线条和明暗没有十分把握,木刻也刻不好。”
 
 3.    
植根。
  ·郑綮开天传信记》:“夫音者始于宫,散于商,成于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于宫商也。”
  ·苏舜钦《哀穆先生文》:“读书益勤,为文章益根柢于道。”
  ·戴名世《<意园制义>自序》:“余之为是也,非苟易也。根柢于先儒理学之书,未之敢失也。”
------------------------------

根柢


 补证条目    
1.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

尔雅•释器》“邸谓之柢”晋郭璞注: “根柢,皆物之邸。邸即底,通语也。”
造句 / 例句:
  • 即有真迹临摹,亦须先植根柢
  • 敞《春秋》之学,此其根柢矣。
  • 霸王之所根柢,开国之所基趾。
  • 教诸生务经古根柢之学如在皖。
  • 较明代诸家之书,殊有根柢
  • 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灵茂。
  • 希哲根柢在河南、北海二家。
  • 即有真迹临摹,亦先植根柢
  •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在道教。
  • 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
  • 良由茹涵既富,故根柢盘深。
  • 其馀均根柢经传,辩论详确。
  • 其诗文根柢差薄,骨格亦未坚致。
  • 大略归乎宁固根柢,改易时敝也。
  • (2)给明人扣上“学无根柢”帽子。
  • 文章根柢,固不仅在学问之博奥也。
  • ?议论多有根柢,品题亦具有别裁。
  • 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 古人云,“根柢磐深,枝叶峻茂”。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