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犯

法律名词。共同犯罪的人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者。旧律则以首谋者为正犯。
  《元典章•刑部五•检验》:“今省部定到尸形格式于内,于是开写正犯、干犯名色。”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权发监中,待提到正犯就放。”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比差》:“凡抗拘不到,已改差拿,而牌上正犯,仍有不到,必该差明知必责,定受重贿,希图破调。必重责,严限补拘,自无不到。”
造句 / 例句:
  • 她知道自己并未真正犯有罪过。
  • 有一种正义,它的目的,不在纠正犯罪的人,不在对别人起模范作用。
  • 第三部分间接正犯的概念。
  • 析共同正犯的几个问题
  • 现在让我们听听与真正犯罪打交道的…
  • 第五部分,间接正犯的认定。
  • 第六部分,间接正犯的处罚。
  • 正犯了一项重大的错误。 )
  • 本部分立足于对间接正犯所下的定义,以间
  • 本部分提出了对间接正犯的处罚原则。
  • 第三部分,间接正犯的概念与构成特征研究。
  •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论及正犯与身份的关系。
  • 恢复性司法的目的是赔偿被害人、矫正犯罪人和恢复社区。
  • 第二部分,间接正犯理论与立法对比研究。
  • 在传统刑法理论中,间接正犯是处于正犯与共犯间的“另类” ,既不属前者,亦不属后者。
  • 笔者认为,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作为帮助犯应该与不作为正犯相区别而存在。
  • 本文的主旨在于界定正犯之概念,并以此概念对正犯的实务认定,主要是间接正犯和共同正犯之种种情形进行检讨。
  • 文章共分五个部分,即:问题的提出,正犯概念之内涵,间接正犯,共同正犯以及正犯与身份。
  • 身份犯作为一种犯罪类型,从其构成要件看,只有具有特殊身份者才能构成其单独直接正犯
  • 本文对间接正犯的相关问题作了系统阐述,文章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应否承认间接正犯之争。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