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

水涝与干旱。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贾公彦疏:“水旱降为荒凶也。”
  史记•平准书》:“兴七十余年之闲,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杜甫《雷》诗:“水旱其数然,·免亲睹。”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自朕登极以来,内外交讧,兵连祸结,水旱洊臻,灾异迭见。”
  马南村《燕山夜话•围田的教训》:“这就证明,围田和圩田等等都是与水争地,盗湖为田,其结果必遭水旱之灾。”
造句 / 例句:
  • 这个国家经常遭受水旱灾害。
  • 水旱灾害与清代政府行为
  • 历史时期渭河中下游平原水旱灾害
  • 摘要水旱灾害的发生并非单纯的自然事件。
  • 水旱交接处护巷煤柱冲击矿压控制
  • 过去给农民带来灾难的水旱灾害,现在也不再发生了
  • 试论明清江淮地区的水旱灾害与农业耕作的变迁
  •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频发水旱灾害的原因探析
  • 从减灾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水利投入与水旱灾害损失之间的关系。
  • 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
  • 水旱协调选择混合育种中冬小麦性状遗传相关分析及其早代性状选择
  • 译:可能正是人类长期受水旱灾害控制的苦难,使得人们治理江河听命于人类的理想如此动人心魄。
  • 摘要宋元时期江汉平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最高、产生影响最大。
  • 介绍了湖南省水旱灾害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水旱灾害的成因,提出了对水旱灾害综合治理及资源开发措施。
  • 区域性的特定致灾因子耦合形成了鄂东南区域水旱灾害孕灾的基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及其引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则是鄂东南低山丘陵区水旱灾害成灾的关键因素。
  • 全氮的增幅最大,将10月各处理的平均养分和12年前的同期养分相比,常规平作、冬水垄作、免耕垄作、免耕厢作和水旱轮作分别增加89 70 、 157 2o 、 154
  • 解决水资源的诸多问题,是摆在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四川作为贫水国的一个农业大省,由于地处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交接地带,受大气环流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极为频繁,尤其是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最大。
  • 文摘:水旱灾害是湖南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依据数十年来的水旱灾情资料,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从灾害类型及其特点和时空尺度上揭示了湖南省水旱灾害的地理规律性,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在对重庆市的自然地理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作了介绍之后,还分析了重庆市水资源的基本特征,目前重庆市的水资源利用还处在传统的开发利用阶段,水资源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弊端,水的法规制度建设也相对落后,水的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水质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水土流失还很严重,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比较高。针对重庆市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本文提出:应加强对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认识;改革目前重庆市的水管理体制,尝试水务局管理体制,相应加强水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实现需水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水利建设,实现水的供需平衡;依据“控源导流”的思想控制水污染,实现清洁生产;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环境;建设防洪减灾体系。
  • 文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旱灾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中国当前存在的主要水问题:水危机和水浪费同时存在、水污染日趋严重、防洪减灾任重道远、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不利影响;进而论述水文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水文现象的不确定性、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水位频率计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效应、水资源供需分析、农业节水灌溉机理及水旱灾害的防治,并指出必须加强对这些新课题的研究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