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世不忘

(没世不忘,没世不忘)
终身不能忘记。
  礼记•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所以没世不忘也。”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亦作“没齿不忘”。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狎弄于危急之中,何怪其没齿不忘也。”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者也。”

LINKthis=沒世不忘
------------------------------

没世不忘


 补证条目    
终身不能忘记。亦作“没齒不忘”。

宋华镇《上蔡枢密书》: “倘蒙貸其僭越,與其好學。寵賜一言之教,俾知義理之歸。永釋决疑,有見乎道,則銘藏心骨,没齒不忘。”
造句 / 例句:
  • 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 幸而闾里知公论,没世不忘显著名。
  • ”曰:“卿如能令我销魂,当没世不忘
  • 此以没世不忘也。
  • 此通下三章至“止于信”,旧本误在“没世不忘”之下。
  •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 未几,帝复下诏曰:“故大将军、正义愍公毓,临节能固,捐生殉国,成为令典,没世不忘
  • ”,于是有了荀令君、荀军师一说,荀攸也为尚书令,曹操又言:“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 其“诚意”章以下与诸本并同,惟以“《康诰》曰”至“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为第一章,统释三纲领;以“《诗》云:邦畿千里”至“此以没世不忘也”为第二章,谓前三节释《经》“知止能得”之序,后两节释“知止”之由与“能得”之序;以“听讼吾犹人也”一节为第三章,谓释本末之意,而移“此谓知本”二句於前章“止於信”之下,与诸本为异。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