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mĭn
  ㄇ〡ㄣˇ
  〔《广韵》武尽切,上轸,明。〕
  〔《广韵》弥邻切,平真,明。〕
  
 1.    
消灭;消失;消除。
   《诗•大雅•桑柔》:“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葛洪《抱朴子•论仙》:“闢地拓疆,泯人社稷。”
   ·孔颖达《〈春秋正义〉序》:“德既兴,儒风不泯。”
   ·吕坤呻吟语•涵养》:“待价在沽,怨尤悉泯。”
   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    
昏乱;淆乱。参见“泯乱”。
  
 3.    
混合;混淆。
   ·白居易《和知非》:“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泯其喜怒哀乐,杂其是非好恶。”
   黄侃《论声韵条例古今同异上》:“﹝钱竹汀﹞云古舌、齿互通,泯五声之大介。”
  
 4.    
指合拢。用同“”。
   西游记》第七七回:“二菩萨将莲花臺抛在那怪的嵴背上,飞身跨坐,二怪遂泯耳皈依。”
  
 5.    
死的婉称。
   南朝··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昔氏初禁立碑,魏舒之亡,亦从班列。而阮略既泯,故首冒严科,为之者竟免刑戮,致之者反蒙嘉叹。”
II
  miăn
  ㄇ〡ㄢˇ
  目不明貌。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视眩泯而亡见兮,听敞怳而无闻。”
   颜师古注:“眩泯,目不安也……泯音眄。”
------------------------------


 补证条目    
[mǐn《广韵》武尽切,上轸,明。又弥邻切,平真,明。《集韵》弭尽切,上轸,明。]

造句 / 例句:
  • 突然,恐惧淹没了渴望,灭了回忆。
  • 人心不
  • 罗马帝国的疆域和势力几乎使国际法的概念归于灭。
  • 再见了,妈妈。妈妈在哭呢,他有点不屑,心里涌起了几乎已灭的怜悯。
  • 是的,王子但是我们的名字不会就此
  • 她会从newport union中灭的
  • 你们心中那温柔的种子会那么快就
  • 含泪倩笑兮,吞于暗黑。
  • 上帝已赋予我们执着追求好的和明智的东西的不可灭的感情。
  • 仅以此游戏,送给失去的fc时代,送给所有童心未的大孩子。
  • 肉体上的死亡不足为惧,良知的灭才是真正的结束。
  • 人之灵魂,在肉身死后,并不灭或无知觉。
  • 她是绝对没有怜惜之情的。即使曾有过也早已灭了。
  • 焦虑、恐惧和缺乏自信会使心情沮丧,意志灭。
  • 然而要消是非却非得从充分了解是非的起因下手不可。
  • 你可以绝对(能所俱)地反观何必退而求其次?
  • 沟和横河水质一般,但存在着企业对其影响,不容忽视。
  • 我为亲人遭遇不幸而悲痛,我为某些人的良知人性灭而悲哀。
  • 当光明灭时,狼人英雄愿意牺牲一切抵挡黑暗的侵袭。
  • 整整一个冬天,他们循着前人走过却已灭的踪迹四处游走。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