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ào
  ㄏㄠˋ
  〔《广韵》胡老切,上皓,匣。〕
  亦作“”。
  
 1.    
水势盛大貌。
   ·枚乘《七发》:“浩瀇瀁兮,慌旷旷兮。”
   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杨慎《丹铅杂录•称赞文章之妙》:“欧阳公之文,粹如金玉;苏公之文,浩如江河。”
  
 2.    
泛指大,远。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
   王逸注:“浩,大也。”
   南朝··颜延之《祭弟文》:“六亲憧心,姻朋浩泣。”
   ·苏舜钦《出京后舟中有作》诗:“后期浩难知,高吟但悲洒。”
   康有为《〈礼运注〉序》:“浩乎孔子之道,荡荡则天,六通四辟,其运无乎不在。”
  
 3.    
多,多余。
   礼记•王制》:“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
   郑玄注:“浩,犹饶也。”
  
 4.    
犹高。
   三国··王彪《天赋》:“溥为地盖,浩作星衢。”
   郭沫若《穆穆篇》:“东寝小而浩,西斋雅不宽。”
  
 5.    
小港。
   ·王士禛《登渝州涂山记》:“人谓小港为浩。今戎州亦有金箱浩。”
   张慎仪《蜀方言》卷上:“《蜀典》引黄庭坚云:‘犍为之俗,谓之瀼水为浩。’”
  
 6.    
通“”。傲慢。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浩,假借为傲。”参见“浩居”。
  
 7.    
通“”。白貌。参见“浩首”。
  
 8.    
姓。
   浩商。见《汉书•翟方进传》。
II
  
  ㄍㄜˊ
  〔《广韵》古沓切,入合,见。〕
  见“浩亹”。
III
  găo
  ㄍㄠˇ
  〔《集韵》古老切,上皓,见。〕
  以水滤酒。参见“浩酒”。
造句 / 例句:
  • 天恩荡,他没被人看见。
  • 工程大,所费不赀。
  • 远望洞庭,烟波渺。
  • 太湖之上,烟波淼。
  • 我要尽快地充实瀚的知识宝库。
  • 瀚的太平洋是世界上第一大洋。
  • 瀚空间里的奇怪噪音总是混杂进来。
  • 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瀚无际的心胸。
  • 把它列到最后修复,是因为它工程大。
  • 一个声势大的语言改革运动应运而生。
  • 他们举行了一次声势大的反政府示威。
  • 天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它强大翰。
  • 我们凝望着照耀在瀚大海上的太阳光辉。
  • 瀚的平原覆盖着灌木和毫无生气的矮小树林。
  • 我们一致认为战争实质上是对文明的一场劫。
  • 太平洋看来比别的海洋更加荒凉,更加烟波渺。
  • 该书是1928年写的,当时我已深深感到未来的劫。
  • 大卫和露西坐在渔船船头,凝望着烟波淼的水面。
  • 不管到目前为止这场劫多大,艇壳还是经受住了。
  • 最后,他苦心经营总算写成卷帙繁的《华盛顿传》。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