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首


 1.    
语出《易•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后以“濡首”谓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态之意。
  ·王粲《酒赋》:“昔在公旦,极兹话言,濡首屡舞,谈易作难。”
  ·元稹《饮致用神麴酒》诗:“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讵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
  ·郑若庸《玉玦记•阴判》:“达人厉志岂刻舟,狂夫任性终濡首。”
 
 2.    
埋头;专心致志。
  南朝··殷景仁《文殊师利赞》:“虚引之性,彰于立德。轨世之表,闻于童真。廉俗之风移,则感时之训兴。故云濡首又以法王子为名焉。”
  赖家度·李光璧《于谦和北京•于谦的家世和成年》:“这时于谦潜心求学,努力读书,‘濡首下帷,足不越户’。”
造句 / 例句:
  • 濡首重以诸法要言劝发长者子。
  •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 濡首童真龙首妙心及诸菩萨。
  • 已礼濡首忽升虚空各还本土。
  • 率多菩萨咸听濡首所讲之说。
  • 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
  • 寂而灭定时舍利弗诣濡首所。
  • 亦闻濡首无上幻化之要说言。
  • 。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
  • 尔时耆年须菩提至濡首所睹其大众。
  • 濡首见彼族姓子有决得妙岐嶷之质。
  • 此名濡首无上清净分卫经。
  • 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 ”则言朝会进酒,且以濡首荒志为戒。
  • 不然何以世之才人,每濡首而不辞也?
  • 吾亮其极叹之情,然亦是濡首之诫也。
  • 拔辖投井,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
  • 意为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
  • 时佛重复敷演濡首妙心菩萨等所说慧要。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