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润

(灵润,灵润)

 1.    
雨露的美称。
  ·郭璞《江赋》:“播灵润于千里,越岱宗之触石。”
 
 2.    
喻恩德。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诚谓干覆,恩有纪极,不意灵润,弥以隆赫。”
  南史•夷貊传上•阇婆达国》:“我虽在远,亦霑灵润。”
------------------------------

灵润


 补义条目    
灵秀纯净。

黄子平《气度与选择》: “《北京文学》一九八八年还有一个醒目之处,就是小说作品的饱满,无论是刘恒的沉着、余华的冷严,还是多多的躁动、苏童的灵润、曹乃谦的隽永,都显出深厚的内蕴和独到的艺术,给一九八八年苍白的小说创作注进一股红色。”
董懿娜《用激情照亮生活———读〈梵高传〉有感》: “在这喧嚣挤压着我们本该灵润的心的时代,让我们能经常想起梵高的精神。”
造句 / 例句:
  • 笔法挺劲流畅,墨彩灵润有致。
  • 灵润于千里,越岱宗之触石。
  • 画面清新灵润,尽显逸笔神韵。
  • 石质地灵润、油腻、通莹起冻。
  • ,还有元代的灵润桥。
  • 诚谓乾覆,思有纪极,不意灵润,弥以隆赫。
  • 户部主事李得阳于灵润桥下题刻七绝诗一首。
  • 黄之墨法有苍浑之气,林之墨法则更多灵润之意。
  • 让好人品成为和谐社会、和谐组织的心灵润滑剂。
  • 从此,灵润桥不准通行机动车,使古桥得到保护。
  • 晋?郭璞《江赋》:“播灵润於千里,越岱宗之触石。
  • 弘福寺灵润初与师未相识,尝谓师曰?‘何处老大德。
  • 至正十年(1350),又于幽黛河出水口石龙头上建灵润桥。
  • 构图简明,高低呼应,使画面呈现一种空灵润泽的感觉。
  • ”《文选?郭璞<江赋>》:“播灵润於千里,越岱宗之触石。
  • 。”《南史?夷貊传上??婆达国》:“我虽在远,亦沾灵润
  • 公路绕道灵润桥北侧通过,在古桥之北新建钢筋混凝土单孔石路一座。
  • ”刘良注:“天地神?,以秦无道之甚,故歇其灵润滋液,不降福祥。
  • 锡水悠悠恋故土,百灵润喉颂家乡;喜看草原日出时,大地处处披霞光。
  • 人物的刻画虽近似改琦,但却少了几分灵润和变化,略显呆板,尤其头部。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