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焚

(烧焚,烧焚)
烧毁;烧掉。
  三国··曹植《送应氏》诗之一:“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杜甫《忆昔》诗之二:“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

烧焚


 补证条目    
烧毁;烧掉。

《解放日报》2007.8.23: “干隆承其祖训,仅以他组织编撰《四库全书》的10余年间,全国就烧焚图书70余万卷,仅浙江就毁书21次,计538种共1.4万部之多。”
造句 / 例句:
  • 》诗之一:“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 洛阳宫殿烧焚尽(27),宗庙新除狐兔穴(28)。
  • 死亡的威胁,家宅被烧焚,约翰放弃了他的农场。
  • 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
  • 卓遂迁都以避,乃烧焚宫庙官府,劫迁天子入都长安。
  • 薰草因其香被人点燃烧焚,油膏因能光明被点燃耗尽。
  • 此间不许砍剥烧焚,其山背古罗圩放火连累,查出不容。
  • 东洛烧焚,西京狐兔,道路尽为豺狼,宫中不奏云门矣。
  • 遇难者携带的物品大多被烈火烧焚,剩余的散落在地面。
  • 《忆山中友人》诗:“近日药方多缮写,旧来诗草半烧焚
  • 唐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 ”唐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 〔曹操曰:皆烧焚财物,非恶货之多也;弃财致死者,不得已也。
  • ”唐杜甫《忆昔》诗之二:“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 献来不殉私情,当堂烧焚书信,说:“吾不忍毒百姓以报师恩也。
  • 》中说:“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 薛敬凯又一次率县保安队和郑山民团“围剿”岩后,烧焚刚架起的草房。
  • 屠城杀掠,无分贫富官民;贼在全城举火,烧焚文书府库,务欲去其犯奸劣迹。
  • 高宗崩,故事:国有大丧,三日之后,御服器物一以烧焚,百官及中宫皆号泣而临之。
  • 该炉以生活垃圾本身为燃料,仅需向炉内鼓风即可保证垃圾在炉内正常连续燃烧焚化。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