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书

(硃书,朱书)
犹朱批谕旨。
  ·方苞《两朝圣恩恭纪》:“圣祖仁皇帝硃书:‘戴名世案内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英杰归真》:“今吾真圣主天王于天酉年转天时,蒙天父暗置一硃书在燕寝门眉罅中,批云‘天王大道君王全’七字,是君王父寻着的,邻县邻乡是人皆知。”参见“硃批谕旨”。
造句 / 例句:
  • 盘内均有朱书“君幸食”三字。
  • ”命人将御笔朱书,当众宣读。
  • 一为朱书木简,二为墨书木简。
  • 奎荣笃嗜程、朱书,务躬行。
  • ”又朱书一符,复命置于床。
  • 用朱书(红笔)题名与雁塔。
  • !朱书记,太危险了,你不能去!
  • 但毛笔朱书本身的价值不会磨灭。
  • 仍于谬误之处,以朱书异之。
  • 一升杯,外底朱书“一升”二字。
  • (略)今朱书转归丰润张氏。
  • 其要害在于瓶上的朱书行楷字体。
  • 可见这类朱书陶瓶之珍贵。
  • 后专攻经史及程朱书,年70以诸生终。
  • 朱书檄下如火催,郡县纷纷捉渔子。
  • 不少部件朱书或刻写文字。
  • 今内降御札,犹用朱书,其例?此。
  • 碗底朱书“八思巴文”为“陈”字。
  • 朱书记解释说:“与抢救及时有关。
  • 该墓表书写在砖上,为朱书有刻格。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