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ŏng
  ㄊㄨㄥˇ
  〔《广韵》徒红切,平东,定。〕
  
 1.    
管;竹管。
   ·王充论衡•量知》:“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
   ·杜甫《引水》诗:“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2.    
泛指管筒状器物。
   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伶伦作为律……次制十二筒。”
   高诱注:“六律六吕各有管,故曰十二筒。”
   南朝··陆倕《新刻漏铭》:“金筒方员之制,飞流吐纳之规。”
   ·白居易《醉封诗筒寄微子》诗:“为向两州部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张天翼《春风》:“这么声明了几句,他就把那本书捲成一筒,--拿来打手势。”如:烟筒;电筒;邮筒;传声筒。
  
 3.    
指衣服等的圆筒状部分。
   张天翼《嵴背与奶子》:“长太爷两只手抽出了袖筒。”
  
 4.    
钓筒。一种捕鱼用具。
   ·郭璞《江赋》:“筒洒连锋。”一本作“”。
   ·许浑《泛五云溪》诗:“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苏轼《夜泛西湖》诗之三:“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5.    
套上或纳入圆筒状物。
   张天翼《儿女们》二:“手筒到了袖子里,可是怕弄了那些大毛,就又把手抽出来。”
   张天翼《儿女们》二:“手筒到袖子里去又拿出来,过会儿又忍不住要筒进去。”
  
 6.    
指圈成圆筒形。
   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献给耿长锁》:“田野的道路上站着一个撑伞的青年,摆着手势,然后把手筒在嘴上喊叫着什么。”
  
 7.    
量词。用于筒状物装的东西。
   ·陆游《斋居纪事》:“凡纸必作筒收,每筒不过二十五幅。”
   老舍《二马》第二段五:“马威把小箱子打开,把两筒茶叶递给父亲。”
II
  dòng
  ㄉㄨㄥˋ
  〔《广韵》徒弄切,去送,定。〕
  洞箫。
   《说文•竹部》:“筒,通箫也。”
   段玉裁注:“所谓洞箫也。
   广雅》云‘大者二十三管,无底’是也。
   《汉章帝纪》吹洞箫。
   如淳曰:‘洞者,通也,箫之无底者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甬》:“五篇上《竹部》云:‘筒,通箫也’……按器之通箫,人之直项,为状狭而长者也。”
造句 / 例句:
  • 他的秘书成了他的出气
  • 内注满待研究的泥浆。
  • 他抄起听说了声“喂!”
  • 植株树干用铝制套包着。
  • 它由一对同轴的圆组成。
  • 他用不着拿伦尼作出气
  • 蠢兵乱射箭,箭很快空。
  • 艇长在传话里大声吼叫。
  • 把手电往这儿照一照。
  • 查票员打着手电查看车票。
  • 万花是一种光学玩具。
  • 肯尼迪用肩头支架着电话
  • 她就近拿起了电话听
  • 请把这封信投到邮里。
  • 核心设备是一个旋转的滚
  • 大多数的手电用两节电池。
  • 胡同拐角处有个邮
  • 它在固定圆容器的中心下移。
  • 你用手电照一下这抽屉里面。
  • 我的润喉剂喷丢了。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