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有余裕

(绰有余裕,绰有余裕)

 1.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赵歧注:“进退自由,岂不绰绰然舒缓有余裕乎?绰、裕,皆宽也。”后因以“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仁君智数弘大,绰有余裕,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
  后汉书•蔡邕传》:“当其无事也,则舒绅缓佩,鸣玉以步,绰有余裕。”
 
 2.    
用以形容宽裕、富余。
  北史•周纪上论》:“昔汉献蒙尘,曹公成夹辅之业;晋安播荡,宋武建匡合之勋。校德论功,绰有余裕。”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总署之设‘同文馆’也,生徒数百计,虽无奇材异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则固绰有余裕。”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土人仅耕石田,于生计可绰有余裕焉。”
造句 / 例句:
  • 此则乾坤辅佐之间,绰有余裕
  • 故万汇杂投,应之绰有余裕
  • 则舒绅缓佩,鸣玉以步,绰有余裕
  • 忍受别人的悲伤,谁都有勇气,而且绰有余裕
  • 宾敏于从政,果敢决断,案牍虽繁,绰有余裕
  • 这条小溪并不象江河那样彼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
  • 钜平之恳诚必固,永昌之丹慊获申,乃君臣之道,绰有余裕,苟曰易昭,敢守难夺。
  • 李渔在给礼部尚书龚芝麓的信中说:“庙堂智虑,百无一能;泉石经纶,则绰有余裕
  • 请教师评论,教师说:“你们以小楷求小楷,杨乡湘独以寸楷写小楷,自然绰有余裕”,同学心悦诚服。
  • 戴家舍人不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绰有余裕的湖荡文化,而且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物质文明。
  • 尤引人注意的是,方苞在《序》中,明确指出古文义法可“触类而通,用为制举之文,敷陈论策,绰有余裕矣”。
  • 为此,在王学渊过世之后,祁世倬在《王君墓志铭》里这样写道:“改革以来,长官采君声誉,委以事,君进退绰有余裕,识者重之。
  • 李将军的命令让史都华将军绰有余裕;而在史都华将军的骑兵长久脱离战场,以及在其余的骑兵失于承担更积极的角色上,两位将军皆应负责。
  • 刘敬远(名德宽,人称大枪刘)所编创岳氏八翻手,简而易学,朴实无华,左右互练,连续变化,神妙莫测,复经诸先辈数十年苦心研求,参以太极刚柔相济之精义,健身致用,绰有余裕
  • 其法由岳氏散手变化而来,为清光绪间,大枪刘敬远德宽公所编创,传为少林嫡系,恩绶老前辈为敬远公之高足,功行精邃,名盛一时,八翻手为岳家散手之精华,复经诸老前辈数十年之研求,参以太极拳刚柔相济之精义,健身致用,绰有余裕
  • 吾子殖根芳苑,濯秀清流,?叶华崖,飞藻云肆,俯据潜龙之渚,仰?游凤之林,荣曜眩其前,艳色饵其后,良畴交其左,声名驰其右,翱翔伦党之间,弄姿帷房之裹,从容顾眄,绰有余裕,俯仰吟啸,自以为得志矣,岂能与吾曹同大丈夫之忧乐哉!
  • 其中包括2门75毫米口径的克虏伯舢板炮、2门47毫米口径的重型哈乞开司速射炮、2门37毫米口径的哈乞开司五管连珠炮,这6门火炮共同编织起了“经远”级军舰舰尾方向的密集火网,虽然火炮口径不大,攻敌不足,依据那个时代海战的特点,用于自御还是绰有余裕的。
  • 现在健?先生已经拿出从书中得到的道理,上能得到天子的器重,次能被朝廷士大夫所敬重和取法,借此以为国家大业增添光彩,以报答称扬美善的命令,绰有余裕,再推而广之,用以训敕后辈,使他们能先后跻身巍科,取得高官厚禄,在当世被人一致称道,我只有赞叹不绝,以为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
  • 千方百计要做虎门要塞司令而不可得,广东各兵工厂造出的枪械子弹,首先满足桂军或运回广西,粤人军队不能染指,造币厂造出银毫,概运回桂,使广西财政金融绰有余裕,而广东银根短拙,毫币低落,粤人损失,年逾千万,引起粤人与桂系集团的深刻矛盾,至于运米营私,包运鸦片、私卖矿产等等,视广东为冒险家的乐园。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