缿筩

亦称“缿筒”。
 古代官府接受告密文书的器具。
  汉书•赵广汉传》:“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託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
  颜师古注:“缿,若今之盛钱臧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或缿或筩,皆为此制,而用受书,令投于其中也。”
  ·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缿筩之机或行,则姦不敢欺,此政之助也。”
  ·刘克庄《送陈叔方侍郎》诗之一:“八郡皆知德度宽,缿筒罢设讼堂闲。”
------------------------------

缿筩


 补义条目    
亦作“缿筒”。储钱的器具。

清俞蛟《梦厂杂着·孟德邻传》: “足徵黄卷青灯,徒事辛苦,不如持筹握算,扑满缿筒,计日可待。”
造句 / 例句:
    暂无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