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荣)
 róng
 ㄖㄨㄥˊ
 〔《广韵》永兵切,平庚,云。〕
 
 1.    
桐木。
  尔雅•释木》:“荣,桐木。”
  郭璞注:“即梧桐。”
 
 2.    
草木的花。
  楚辞•九章•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王逸注:“言橘青叶白华,纷然茂盛,诚可喜也。”
  ·枚乘《杂诗》之七:“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陈子昂《送客》诗:“白苹已堪把,绿芷复含荣。”
 
 3.    
繁茂,茂盛。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刘大白《春问》诗之二:“春!你底工作--怎样?枯的荣了,秃的荫了……”
 
 4.    
盛多;丰富。
  荀子•大略》:“宫室荣与?妇谒盛与?”杨倞注:“荣,盛也。”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庾敳《客咨》,意荣而文悴。”
 
 5.    
乐,快乐。
  国语•晋语四》:“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为荣,可以成事也……’”韦昭注:“荣,乐也。”
 
 6.    
显荣;富贵。
  吕氏春秋•务大》:“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
  高诱注:“荣,显也。”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
  ·岳飞《辞少保第五札子》:“若夫贪慕爵禄务荣一身,而不以国家为念,则非臣之所忍为也。”
  红楼梦》第四回:“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7.    
光荣,荣耀。与“辱”相对。
  《易•繫辞上》:“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文选•张衡〈南都赋〉》:“曜朱光于白水,会九世而飞荣。”
  李善注:“荣,光荣也。”
  ·韩愈《赠崔复州序》:“丈夫官至刺史,亦荣矣。”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8.    
称誉,赞扬。
  ·刘向列女传•班婕妤》:“美·之女兮,荣任姒之母。”
  三国志•蜀志•霍峻传》:“遂亲率群僚临会弔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王若虚《新唐书辨》中:“其后同臺为监察御史,世荣其友。”
 
 9.    
谓虚费。
  列子•周穆王》:“而况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
  杨伯峻集释引俞樾曰:“荣者对实而言,荣犹华也……《后汉书•马融传》注曰:‘华誉,虚誉也。’训‘华’为‘虚’,则荣亦可为虚矣。荣汝之粮,言其虚费而无实用也。”
 
 10.    
屋檐两端上翘的部分。今通称飞檐。
  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
  郑玄注:“荣,屋翼也。”
  ·司马相如《上林赋》:“偓佺之伦,暴于南荣。”
  ·苏轼《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举酒东荣挹江海,回樽落日劝湖山。”
  ·李斗扬州画舫录•城东录》:“来薰堂春波桥东。前湖后浦,左为荣,右靠山。”
 
 11.    
美好的气色。
  素问•五藏生成论》:“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王冰注:“荣,美色也。”
 
 12.    
中医指人体的营养作用或血液循环功能的一个方面。亦专指血。
  ·刘向列女传•梁寡高行》:“高行者,之寡妇也,其为人荣于色,而美于行。”
 
 13.    
通“”。迷惑,惑乱。
  素问•八正神明论》:“刺必中其荣。”
  王冰注:“鍼入至血,谓之中荣。”
  ·柳宗元《斩曲几文》:“体仄筋倦,荣乖卫逆。”
  红楼梦》第十回:“于是写了方子,递与贾蓉,上写的是‘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14.    
古国名。
  晏子春秋•问上十三》:“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
  吴则虞集释引王引之曰:“荣,读为营,营,惑也。”
  韩非子•内储说下》:“晋献公,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女乐二八,以荣其意而乱其政。”
  ·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荣。”一本作“”。
 
 15.    
姓。
  春秋时有荣启期。见《列子•天瑞》。
  国语•周语上》:“厉王荣夷公。”
  韦昭注:“,国名。”
造句 / 例句:
  • 女人是天地万物中的耀。
  • 这座古城肯定一度很繁
  • 他由于虚心作怪而说谎。
  • 这无疑激起了我的虚心。
  • 这样的学生是全班的光
  • 山上一片青葱,欣欣向
  • 我通常去民医院的牙科。
  • 我们以我们的新会所为
  • 他出卖自己的誉真可耻。
  • 女王莅临使我们不胜幸。
  • 国王剥夺了他的一切誉。
  • 这个国家即将进入繁之境。
  • 她牺牲誉以换取财富。
  • 春、夏的虚假繁已经结束。
  • 祝贵国繁昌盛,人民幸福。
  • 座右铭是“共生共”。
  • 我有了一切能有的光
  • 他的誉是当之无愧的。
  • 他感谢大家给他的誉。
  • 表面上的繁不过是个幌子。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