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恨

(参见啣恨衔恨

衔恨

(衔恨,衔恨)
含恨;怀恨。
  ·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臣内省视气力羸劣,日夜寝剧,终不望复见阙庭,奉承帷幄,辜负重恩,衔恨黄泉,言之绝肠。”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昔曾诣不见,使主簿接之。
  尝衔恨。”
  ·苏轼《问答录•与佛印嘲戏》:“既入,上适见之,状貌魁伟,遂赐披剃。
  佛印不得已而顺受,实非本意,亦颇衔恨。”
  郑观应盛世危言•传教》:“民之受屈愈甚,则衔恨愈深。”
  峻青《秋色赋•记威海》:“多少空有抗敌救国伟大抱负的忠勇之士,壮志不能得酬,而不得不衔恨以终。”
造句 / 例句:
  • 倘使病不能愈,真当衔恨入地。
  • 诸如此类的事,使?衔恨在心。
  • 冷雨敲窗衔恨重,五更行旅总匆匆。
  • 吉愈衔恨,数摭他事夺俸。
  • 太子衔恨在心,誓志复仇。
  • ②存在心里:衔恨|衔冤。
  • 杨自然衔恨郭松龄,欲除之而后快。
  • 凯窃衔恨,妻复惑说之。
  • 至是,闻?谓己为一妇人,因此衔恨
  • 后因耿直而触犯巡抚,巡抚衔恨在心。
  • 张党之人,衔恨移怨,遂向鄂党报复。
  • ”生衔恨切齿,而虑其无术可以擒之。
  • 有两个大盗衔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后快。
  • 孤负重恩,衔恨黄泉。
  • 衔恨泉壤,实在兹乎?
  • 长官对汤氏衔恨甚深。
  • 魏阉遂衔恨而深嫉之。
  • 此志永绝,衔恨泉壤。
  • 当地的四乡百姓哄然议论指责,切齿衔恨
  • 衔恨,以计陷之。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