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

(觉悟,觉悟)
I
亦作“觉寤”。
  
 1.    
觉醒。
   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向若二书不出,学者为古所惑,则代成聋瞽,无由觉悟也。”
   ·王若虚《题<渊明归去来图>》诗:“靖节迷途尚尔赊,苦将觉悟向人夸。”
   巴金《新生•五月十四日》:“我像一个勇敢的战士那样坚定地演说,解释在时局变乱中劳动者应有的觉悟。”
  
 2.    
引申为觉察。
   ·司马光《论横山疏》:“安有虏中独不觉寤,寂然无事,曾无诛讨之意乎?”沙汀《医生》:“老医生显得害羞地笑起来,因为他忽然觉悟出这不是布客有意同他作对,实在不该使他为难。”
  
 3.    
比喻通情达理。
   柳青《铜墻铁壁》第七章:“今儿我和银凤一路从四乡回来,我看这个女子很觉悟,很正派。”
  
 4.    
自觉悔悟。
   史记•韩长孺列传》:“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终不觉寤。”
   宋书•范晔传》:“祸败已成,犹不觉悟,退加寻省,方知自招,刻肌刻骨,何所复补。”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然吾闻之,天之所废不骤也。逞其得志,肆其宠乐,使忘其觉悟之心,非安之也,厚其毒而降之罚也。”
   郭沫若《豕蹄•楚霸王自杀》:“一个人最怕是不觉悟,觉悟了是有办法补救的。”
  
 5.    
启发;开导。
   国语•吴语》:“王若不得志于,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
   ·王充论衡•刺孟》:“谓孔子之徒、孟子之辈,教授后生,觉悟顽愚乎?”·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今麤论事势,以相觉悟。”
   ·曾巩《谢中书舍人表》:“方当觉悟迩遐,使遍知于上意;训齐内外,用丕变于群心。”
  
 6.    
佛教语。谓领悟佛教的真理。
   南朝··谢镇之《与顾道士书》:“若深体三界为长夜之宅,有生为大梦之主,则思觉悟之道,何贵于形骸。”
   隋书•经籍志四》:“﹝释迦﹞捨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你们老爷现在心上已脱尘网,不出三年必弃官学道,他的觉悟在你之先。”
II
亦作“觉寤”。
  见“觉寤”。
------------------------------

觉悟


 补证条目    
亦作“觉寤”。1.领悟教义与真理。

《太平经·道无价却夷狄法》: “噫!子愚亦大甚哉!迺谓吾道有平耶?诺。为子具说之,使子觉悟,深知天道轻重,价直多少。”
又《有过死谪作河梁诫》: “为善有功年益长,无所复疑。自然之道何极时,但觉寤转相治,失如铢分辄见疑。”
造句 / 例句:
  • 努力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
  • 他终于觉悟过来了。
  • 你不会低估哈莱姆区人民的政治觉悟了。
  • 他是一个年轻的美国人,政治觉悟不很高。
  • 在这个时期,我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
  • 我们必须努力摆脱盲目性,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
  • 那些军官,我本认为永远不会明白的,现在也觉悟了。
  • 它使少数觉悟了的个人能够削弱那种掌握并滥用权力的反动力量的铁的控制和意志。
  • 在俄亥俄州的八十八个县里,另外有几千人踏进了福利救济的行列,并且突然觉悟了。
  • 而黑人刚刚崭露头角,对他们刚刚获得的种族觉悟所产生的后果仍然怀着胆怯的心理。
  • 觉悟者会否如是,或有甚之?
  • 我早该觉悟到我家人已经搬走了
  • 白色则代表喜乐的本质是觉悟的。
  • 我的觉悟还不够进行这样的斗争
  • 他使他们觉悟到有合作的需要。
  • 浩淇彻底觉悟,到衙门投案,但得到皇帝的宽恕。
  • 他们必须觉悟到失败即是耻辱的事实。
  • 伙计,这个家需要觉悟
  • 个人觉悟是有界限的。
  • 你会慢慢了解,彻底的觉悟就是天心的真知。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