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释

(训释,训释)

 1.    
注解;解释。
  梁书•儒林传•司马筠》:“郑玄不辨三慈,混为训释,引彼无服,以注‘慈己’,后人致谬,实此之由。”
  ·刘知几史通•六家》:“案孔安国注《尚书》,亦谓之传。斯则传者,亦训释之义乎?”
 
 2.    
教训并释放。
  樊增祥《李昭春呈词》:“张元智等仍候随堂薄责、训释可也。”
造句 / 例句:
  • 训释语中双音词初探
  • 训释的修辞特色
  • 词义训释订补六则
  • 训释与双音合成词的内部语义关系
  • 训释二则
  • 论文言文训释中的随文释义
  • 声训被释词和训释词异源关系初探
  • 辞例所构成的语境是一种特殊的上下文语境,利用辞例可以准确训释某些文言词语。
  • 其释词术语包括诸“辞”训释术语和其他训释术语两个方面。
  • 摘要“十三经”之一的《尔雅》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权威著作,对后世词义训释有着深远的影响。
  • 本文主要就校勘问题与中华书局标点本进行商榷,总计校勘札记三十四条,标点札记十条,另附《宋书》词语训释五条。
  • 摘要前人在运用训话方法训释词义的时候,往往难免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面出现逻辑错误,而这些又往往与违反思维的基本规律密切相关。
  • 文摘:以仁和寺本《太素》的整理为例,可以看到俗字研究从订正古医籍文字讹误、揭示传本古医籍文字讹误原因、解决古医籍疑难词语训释等几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摘要《广雅疏证》在同义词研究上具有重大的贡献,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义同”说为理论建构了一个同义的意义网络;规范了前人的综合辨析同义词的术语“对文”和“散文” ;撷取了经史子集中同义词训释、辨析的精华。
  • 围绕这一主题,本文从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释义、特点、意义、理论依据、构成要素及实施策略和步骤六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对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思考(从主体需要、人本管理、教师专业化、终身学习理论四个方面)并从中观的层面阐述了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的构成要素(培训的理念和目标、培训的主体和对象、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和手段、培训的管理)及实施策略及步骤,力求突出校本培训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走向,寻找促进教师有效学习的突破口。
  • 《逸周书》是一部文献汇编性质的书,因此,历代对该书的研究或以校勘为主,或侧重词语训释,或就编辑整理、版本流传、历代征引等文献学问题进行探讨,偶或涉及文学艺术特征,而对《逸周书》语言结构特色本身的问题,几乎无人问津,尤其对《逸周书》各篇词汇、语法、用韵等方面的特点系统的描述更是空白。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