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略

(详略,详略)
详细与简略。
  汉书•刘歆传》:“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
  鲁迅《古籍序跋集•<云谷杂记>序》:“《大典》本百二十余条,此卷重出大半,然具有题目,详略亦颇不同。”
造句 / 例句:
  • 对项目范围、时间、质量、资源、费用管理五个要素进行了论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 本书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在linux环境中db2 udb的安装、配置、管理和监视。
  • 尽管使用不同的语言,提供的详略程度一般也不相同,但是uml模型和xml schema都是数据模型。
  • 这是让我收获最大的一个环节,原来一个小小的简历里面包含了这么多注意点,而且对相应内容的详略、布局要求竟是如此严格。
  • 它面向的读者是需要关于将db2 udb扩展到windows server 2003的详略得当的信息的数据库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
  • 是情叙述完整,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自然分段。开头结尾呼应。列为有议论,突出强调主题。
  • 设立适当程序以确保所有用于决策及监察过程的管理信息均可信赖、确实有效以及前后一致,并确保信息的详略程度切合用户所需
  • 在我们所熟悉的这三个领域中,本文力图把握国外研究的进展和国内研究的实况,并以此为依据,从而详略不一地列出需优先加以考虑的研究重点或难点,兼及有争论的议题,同时也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 第三为:应本着部门规章和规范意见的法律级次定位,充分博弈、前瞻性原则,注重与会计准则、具体评估准则的协调,照顾到国内评估机构的水平差距,制定体例详略得当的方法准则。
  • 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民法典中,善意取得制度均有其详略不等的规定。本文从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概念、功能,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对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得出结论:善意取得作为物权取得的一种法律制度安排,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是物权法的公示原则和公信力的要求,是民法公平原则的体现。
  • 随后使用uml语言,通过建立不同的模型,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详略程度描述某财政局财政集中支付mis系统的需求工程的实践过程和部分结果。侧重于需求的获取、分析建模以及需求规格说明的编写。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