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dàng
  ㄉㄤˋ
  〔《广韵》徒浪切,去宕,定。〕
  跌倒。
   汉书•儒林传•王式》:“耻之,阳醉逿墬。”
   颜师古注:“逿,失据而倒也。墬,古地字。”
   ·苏轼《浊醪有妙理赋》:“阳醉逿地,常陋王式之褊;乌歌仰天,每讥杨恽之狭。”
   ·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生大醉逿地,但觉有人以冷水洒面,恍然若寤。”一说,谓仰跌。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运河而东至于浙江,谓坠地俛者为合仆……向后偃为逿。”
II
  táng
  ㄊㄤˊ
  〔《集韵》徒郎切,平唐,定。〕
  摇荡;沖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重阳者,逿心主。”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逿者,盪也。谓病盪心者,犹刺其心。”
   文选•张衡〈思玄赋〉》:“烂漫丽靡,藐以迭逿。”
   李善注:“逿,突也。”
造句 / 例句:
    暂无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