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遗)
I
  
  〡ˊ
  〔《广韵》以追切,平脂,以。〕
  
 1.    
遗失;丢失。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淮南子•说林训》:“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一日早晨,行至陈留地方,偶然去坑厕出恭,见坑板上遗下个青布搭膊。”
   《老残游记》第九回:“只是儒教可惜失传已久,儒拘守章句,反遗大旨。”
  
 2.    
遗漏。
   荀子•王制》:“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王若虚《新唐书辨中》:“鄠县崔发繫狱,遇赦不原。
   张仲方讼之曰:‘鸿恩将布于天下,而不行御前;霈泽始被于昆虫,而独遗崔发。’”·何纶锦《捕蝗谣》:“家科户敛入囊橐,按籍徵收无一遗。”
   冰心《晚晴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他把这篇关系到我们的党和国家的百年大计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字不遗地从头到尾朗读了下去。”
  
 3.    
指失物。
   荀子•正论》:“风俗之美,男女自不取于涂,而百姓羞拾遗。”
   后汉书•循吏传•刘矩》:“其有路得遗,皆推寻其主。”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拾如遗,偃犹草。”
  
 4.    
指散逸的典籍。
   汉书•武帝纪》:“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颜师古注:“举遗逸之文而兴礼学。”
  
 5.    
缺漏;失误。
   吕氏春秋•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
   高诱注:“遗,失也。”
   宋书•何偃传》:“今虽庙算无遗,而士未精习。”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古人不亏小节,故能全大功;不遗细行,故能成大德。”
  
 6.    
遗弃;捨弃。
   论语•泰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三国··曹植《求通亲亲表》:“未有义而后其君,仁而遗其亲者也。”
   ·皎然《苕溪草堂四十三韵》:“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读古人词贵取其精华,遗其糟粕。”
  
 7.    
遗忘。
   列子•周穆王》:“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
   庄子•大宗师》:“志其肝胆,遗其耳目。”
   成玄英疏:“既知形质虚假,无可欣爱,故能内则志于脏腑,外则忘其根窍故也。”
   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爱客不告疲,饮讌遗景刻。”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我向闻其人,而遗其人之名,先生犹忆得否?”
  
 8.    
遗留。
   国语•鲁语上》:“臣闻圣王公之先封者,遗后之人法,使无陷于恶。”
   史记•孝文本纪》:“太僕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
   司马贞索隐:“遗犹留也。”
  
 9.    
剩余,未尽。
   《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孔颖达疏:“无有孑遗,乃是悉尽之言。”
  
 10.    
指前代遗留的风气、风格等。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号称四杰,词旨华靡,固沿·之遗,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
  
 11.    
离开,脱离。参见“遗世”。
  
 12.    
堕,落下;下垂。
   ·王昌龄《留别武陵袁丞》诗:“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刘基《青罗山房歌寄宋景濂》:“忆昔四女下天来,遗鬟堕鬄根庞鸿。”参见“遗泣”。
  
 13.    
专指死人留下的。
   丁玲《梦珂》一:“但不幸的事,还毫不容情接踵的逼来,第二年他妻子便在难产中遗下一个女孩死了。”参见“遗孤”、“遗嘱”。
  
 14.    
指帝王临终遗命。
   三国志•吴志•张昭顾雍等传论》:“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
   宋书•谢晦传》:“及圣体不预,穆卜无吉,召臣等四人,同升御床,顾命领遗,委以家国。”
   ·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三•阁部重轻》:“迨今上沖年,张江陵以受遗当阿衡之任。”
  
 15.    
谓排泄大小便或精液。
   汉书•东方朔传》:“先是,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劾不敬。”
   ·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至于溺之为数,一日不知凡几,若不择地而遗,则净土皆成粪壤。”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金刚钻形如鼠粪,色青黑如铁石,产西域诸国,在鸷鸟海东青所遗粪中。”如:梦遗。参见“遗矢”。
  
 16.    
指便溺。
   ·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右拾遗李良弼自矜脣颊,好谈玄理,请使北蕃说骨笃禄
   匈奴以木盘盛粪饲之,临以白刃。
   惧,食一盘并尽,乃放还。人讥之曰:‘李拾遗,能拾突厥之遗。’”易宗夔新世说•捷悟》:“俄见犬自厕出,因思向食犬食,必杂遗其中。”
  
 17.    
废止。
   吕氏春秋•情欲》:“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
   高诱注:“遗,废。”
II
  wèi
  ㄨㄟˋ
  〔《广韵》以醉切,去至,以。〕
  
 1.    
给予;馈赠。
   《书•大诰》:“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高丽所得赐予,若不分遗契丹,则契丹安肯听其来贡。”
   毛泽东《念奴娇•崑仑》词:“一截遗,一截赠,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寰球同此凉热。”
  
 2.    
送交。
   《诗•豳风•鸱鸮序》:“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
   西京杂记》卷一:“赵飞鷰为皇后,其女弟在昭阳殿飞鷰书。”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然其言,先遗人以书遗。”
  
 3.    
交付。
   《诗•邶风•北门》:“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传:“遗,加也。”
  
 4.    
送行。
   商君书•画策》:“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朱师辙解诂:“《广雅》:遗,送也。”
  
 5.    
通“”。匮乏。
   《老子》:“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高亨正诂引奚侗曰:“遗借作匮,不足之意。
   礼记•祭义》:‘而穷老不遗。’《释文》:‘遗本作匮’是其证。”
  
 6.    
通“”。参见“遗蛇”、“遗遗”。
III
  suí
  ㄙㄨㄟˊ
  〔《集韵》旬为切,平支,邪。〕
  通“”。
  谦虚,顺从。
   《诗•小雅•角弓》:“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郑玄笺:“遗读曰随。”
   高亨注:“按随,顺从也。‘莫肯下遗’,言不肯谦下以从也。”
造句 / 例句:
  • 从这里产生了一种后症。
  • 憾的是他没来参加晚会。
  • 他现在可能感到有些憾。
  • 我们对他的缺席深感憾。
  • 长子继承了产的大部分。
  • 有性繁殖可取得杂交传。
  • 你该没有忘记嘱的条文。
  • 它是中世纪庇护所的风。
  • 你不能来参加宴会真憾。
  • 那可怜的小狗被人弃了。
  • 全身约有一百万种传型。
  • 他们把他的体抬到墓地。
  • 他已将他的金表赠给我。
  • 嘱本身成了一纸空文了。
  • 憾的是,设备的价格昂贵。
  • 憾,该试验最后失败了。
  • 我对她的离去很感憾。
  • 我对你这么早就走感到憾。
  • 产必须由死者的子女继承。
  • 她的体被沉进了印度洋里。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