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处

(静处,静处)
I

 1.    
冷静地立身处世。
   晏子春秋•杂下六》:“且人何忧,静处远虑。”
   ·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
   ·周敦颐《通书•圣学》:“静处则明,明则通。”
  
 2.    
犹静居。
   ·沈德符《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
II
清凈、安静之处。
   ·陆游《山园杂咏》:“百年竟向愁边老,万事元输静处看。”
   三侠五义》第十回:“跟着从人出了公馆,来至静处。”
造句 / 例句:
  • 俩人溜到一僻静处,又要打赌。
  • 于彼得定善解缘起入寂静处者。
  • 因此,应给予必要的镇静处理。
  •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 不乱冲乱打,遇事能冷静处理。
  • 即使蒙冤委曲,冷静处置何妨。
  • 菜农朝酒馆背后的僻静处走去。
  • 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
  • 在寂静处取清净相独处而修。
  • 两个脱下北军号衣,躲在僻静处
  • 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
  • 窖于向北静处檐下,七七日取出。
  • 依名果之茂阴兮,托修干以静处
  • 都得足了,却送他到僻静处上岸。
  • 译曰无诤也,或曰空静处也。
  • 吉凶性质:清静处,喜金和夏季。
  • {3}闲居静处:谓依止无愦闹处。
  •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
  • 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
  • 与客人万波走到僻静处说了几句。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