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ㄍㄜˊ
  〔《广韵》古核切,入麦,见。〕
  
 1.    
加工去毛的兽皮。
   《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
   传:“革,犀皮。”
   孔颖达疏:“革之所美,莫过于犀,知革是犀皮也。
   《说文》云:‘兽皮治去其毛为革。’”
   周礼•天官•掌皮》:“掌皮,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
   孙诒让正义:“宋绵初云:‘凡连毛者曰皮,裘材也,去毛者曰革,练治之革曰韦。’”·何焯义门读书记•孟子上》:“古者甲以革为之。故函人为攻皮之工。”
  
 2.    
人体的皮肤。
   管子•水地》:“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
   尹知章注:“革,皮肤也。”
   礼记•礼运》:“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孔颖达疏:“肤是革外之薄皮,革是肤内之厚皮革也。”
   ·洪迈《夷坚丙志•顶山回客》:“﹝慈悦﹞忽得蛊病,水浮肤革间,累月不瘳。”
  
 3.    
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周礼•考工记•弓人》:“往体寡,来体多,谓之王弓之属,利射革与质。”
   郑玄注:“革谓干盾。”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史记•礼书》:“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韩愈《元和圣德诗》:“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4.    
兵卒。
   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裴松之注:“古者以革为兵,故语称兵革,革犹兵也。
   为老革,犹言老兵也。”
  
 5.    
兵车。
   史记•留侯世家》:“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司马贞索隐引苏林曰:“革者,兵车也。”
  
 6.    
革制的酒囊。
  
 7.    
更改;变革。
   《书•多士》:“惟尔知惟先人,有册有典,命。”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初文咏,体有因革。”
   新唐书•张九龄传》:“国家赖智能以治,而常无亲人者,陛下不革以法故也。”
   明史•西域传四•别失八里》:“天用是革其命,属之于朕。”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他想到这,好像韩老六就在他眼前。一看到他那一双小绿豆眼睛,他就冒了火,‘非革他的命,不能解这恨。’”
  
 8.    
排斥;革除。
   《易•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元稹《招讨镇州制》:“而枭音未革,狼顾犹存。”
   ·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公请併为强勇,募材武足千人,隶御前,置统领官将之,宿蠹始革。”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户部严革诸路州县增收多量苗米之弊。”
  
 9.    
谓撤销职务。
   ·朱国祯涌幢小品•讹言惊走》:“朱岳)、张溶)怯懦损威,革坐营管事。”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他吃醉了,在街上吟诗,被府里二太爷一条链子锁去,把巡商都革了。”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哼!她革了我这个妇会主任,这我倒不希罕。”
  
 10.    
告诫。
   晏子春秋•谏上十六》:“之年老,不能待君使矣,行不能革,则持节以没世耳。”
   张纯一校注引孙星衍曰:“《仓颉篇》:‘革,戒也。’”·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风美所扇,训革千载,其揆一也。”
  
 11.    
戒备。
   银雀山·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阵而□之,规而离之。”
  
 12.    
八音之一。指革制的鼓类乐器。
   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郑玄注:“革,鼓鼗也。”
   吕氏春秋•侈乐》:“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
   ·韩愈《送孟东野序》:“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
  
 13.    
《易》六十四卦名之一。卦象为离下兑上。
   《易•革》:“象曰:泽中有火,革。”
   孔颖达疏:“革者,火在泽中,二性相违,必相改变,故为革象也。”
  
 14.    
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浑如鼓革。
   ·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成无己注:“所谓革者,言其既寒且虚,则气血改革不循常度,男子得之,为直阳减而不能内固,故主亡血失精.妇人得之,为阴血虚而不能滋养,故主半产漏下。”
  
 15.    
鸟的羽翼。
   《诗•小雅•斯干》:“如矢斯棘,如鸟斯革。”
   传:“革,翼也。”
  
 16.    
辔首。即马络头。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
   陈奇猷集释引孙诒让曰:“革、勒古字通。”
  
 17.    
姓。
   代有革朱。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II
  
  ㄐ〡ˊ
  〔《集韵》竭亿切,入职,群。〕
  〔《集韵》讫力切,入职,见。〕
  通“”。
  危急。
   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
   郑玄注:“革,急也。”
   ·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玄宗抑厄,其否乃革。”
   ·李贽《阿寄传》:“顷之,阿寄病且革。谓寡妇曰:‘老奴马牛之报尽矣。’”章炳麟《四惑论》:“人之有死,亦自然规则也。病革而求医药者,将以遮防其死。”
造句 / 例句:
  • 我们正在多方面进行改
  • 他们对于改将奋斗到底。
  • 立法方面的改早该进行。
  • 劳方对这些改有何想法?
  • 我们要说服他们参加命。
  • 这里将会有全面的大改
  • 李大钊是中国命的前驱。
  • 命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
  • 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不断新。
  • 浪潮是不可抗拒的。
  • 命的观点继续占上风。
  • 他提出改研究方法的意见。
  • 我决心参加黎元洪的命军。
  • 被压迫的人民纷纷起来命。
  • 反动势力给改造成了困难。
  • 他努力变美国的外交政策。
  • 他身披一件软皮大衣。
  • 所以他就不主张命了?
  • 她压根不打算进行任何改
  • 英语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变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