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首

(顶首,顶首)

 1.    
旧指顶承胥吏等职位所需的钱。
  水浒传》第九一回:“各州县虽有官兵防御,都是老弱虚冒,或一名喫两三名的兵饷,或势要人家闲着的伴当,出了十数两顶首,也买一名充当,落得关支些粮饷使用。”
  ·吴应箕《江南汰胥役议》:“隶快之在官者,各有买窝之银,今所谓顶首也。往时不过以十计,近且以百计矣。”
  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只是衙门中人,使了顶首,买了差使,家里老婆孩儿都指着要穿衣吃饭哩。”
 
 2.    
谓出钱顶承胥吏等职。
  ·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营缮司条议》:“各衙门吏书,例有顶首,挟重赀以供役,正欲藉此以酬子母,即舞文弄法,所不暇计。”参见“顶头银两”。
造句 / 例句:
    暂无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