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

(颍川,颍川)

 1.    
灌夫的代称。
  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颍川
  ·王维《老将行》:“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2.    
·黄霸的代称。
  曾任颍川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典。
  ·王湾《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司徒家重,国典颍川徵。”
  ·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尤多郡理,更得颍川谟。”
  ·杜牧《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分符颍川政,弔·洛阳才。”
  冯集梧注:“《黄霸传》:为颍川太守,得吏民心,治为天下第一。”
 
 3.    
·荀淑家子弟的代称。
  颍川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
  ·权德舆《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伯仲尽时贤,平舆颍川。”
造句 / 例句:
  • 学成归里,任颍川郡西门亭长。
  • 巢平,进颍川王,增实户二百。
  • 后为颍川都尉,未几,卒於官。
  • 法琳大师,俗姓陈,原籍颍川
  • 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
  • ,进而至陈留、颍川等地劫掠。
  • 、大都督刘丰讨王思政于颍川
  • 颍川长社(属今河南长葛)人。
  • 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
  • 闰年九月初一日,颍川杜诩记。
  • 颍川,以礼义条教喻告化之。
  • 尝称“颍川荀?,王佐之器”。
  • 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
  • 初,颍川荀攸、锺繇相与亲善。
  • 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
  • 量生颍川太守司马隽,字元异。
  • -164)颍川郾(今河南郾城)人。
  • 又以讨北狄之功,封颍川郡公。
  • 庾持,字允德,颍川鄢陵人也。
  • 郾属颍川郡;召陵改属汝南郡。
更多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