餽饷

(餽饷,馈饷)

 1.    
馈赠财物。餽,通“”。
  三国志•吴志•刘繇传》:“长子……居丧尽礼,故吏餽饷,皆无所受。”
 
 2.    
军粮。
  ·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至于远方之民,肝脑屠于白刃,筋骨绝于餽饷……陛下必不得而见也。”
  明史•太祖纪一》:“悬军深入,餽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
 
 3.    
送饭。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于是咸共嘉之”裴松之注引三国··鱼豢《魏略》:“性好学,末为诸生,带经耕鉏。其妻常自餽饷之,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4.    
引申指款待。
  ·苏洵《上韩枢密书》:“凡郡县之富民举而籍其名,得钱数百万,以为酒食餽饷之费。”
造句 / 例句:
  • 代吴?,就居河地,馈饷不断。
  • 又馈饷道绝,孝孺深以为忧。
  • ?经画馈饷无缺,军民悉安。
  • 三年所获浸多,僦舟车运以馈饷。
  • 及大军出,遂命赞军务,主馈饷。
  •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 旧隐嵩山阳,笋蕨丰馈饷。
  • 。凡公帑格外馈饷之物,一无所受。
  • 规运馈饷,造浮桥渡师。
  • 帝伐蜀,赛典赤主馈饷,供亿未尝阙乏。
  • 会金人渝盟,特迁户部侍郎,以专馈饷。
  • 而大军远涉,骥虑馈饷不继,亟谋引还。
  • 臧氏亦深念旧恩,数私自馈饷,故不乏绝。
  • 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 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
  • 为累,馈饷惟艰。
  • 【玉篇】馈饷也。
  • 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
  • 时夏州内属,诏省戍兵还营,以减馈饷之费。
  • 馈饷一途,以逸待劳,以主待客,此上策也。
更多例句...